第155章 完了卷子又没法讲完了(1 / 3)

胤禛有点慌。

他当然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血脉里流的也是爱新觉罗的血,但他自认没有做过这种事情。

他是大清的皇帝,天底下顶顶尊贵的人,除了他之外,所有人都平等的低他一头,他根本就懒得去针对汉人。

非得说起来,他骨子里除了爱新觉罗的血之外,还有母亲乌雅氏的血呢。乌雅氏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满人,而是从包衣抬上来的,也就是说,往上再数几代,他母家的人都是辽东那边逃过去加入八旗的汉人。

不过这汉人也不是正经汉人算了。

胤禛将自己脑子里无关紧要的东西甩开,展开了关于李世民那个问题的头脑风暴。

他从小时候到现在,日日都在兢兢业业学习和干活,怎么可能不知道大清刚入关的时候干了些什么。

这话该怎么答呢?

把事情都推到自己家老祖宗头上?

太不孝了。

那把锅扛下来?

刚才李世民介绍过这里的人,争论间他们也互唤过彼此的名字,只要有耳朵有脑子的,都知道这里坐着的是些什么人。而不管他们是人是鬼,抑或是些其他什么,但凡一句话没说对,胤禛都很怀疑今天自己能不能顺利活下来。

顶着众人越来越带有杀意的目光,胤禛咬了咬牙,开口道:

“朕无法回答你们这个问题。”

李世民本来就黑的脸当场直接就成了锅底。

他毫不犹豫,伸手就揪住了胤禛的衣领子,面对这个年纪比自己还长十几岁的皇帝没有丝毫忌惮之意。

“你什么意思?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什么叫无法回答?”

李世民刚刚丢了脸面,现在急需从这個新来的交流生身上找回场子。

他怒道:

“你自己做没做过,心里难道没点数吗?说话!”

被揪着脖领子一顿暴喝,胤禛反而比刚才更加冷静了。

他平静地反问:

“你们没有杀过汉人?”

李世民的面皮一僵。

在座的所有人,哪一个手里没有直接或间接地沾过血。

秦皇汉武下令打过的仗不知凡几,李世民和朱元璋甚至就是从马背上打的天下。

张良曾经是个刺客头子,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参与者。

就连废物如朱祁镇朱由检,前者砍过于谦,后者一个不爽就杀大臣。

这话怎么问的?!

李世民忍住怒气,沉声道:

“你明知道朕不是在问这个。”

“朕说的是刻意虐杀,混淆血脉,将汉人不当人!你听不懂话么!”

胤禛拍了拍李二揪着自己衣领子的手,语气愈发平稳:

“既然诸位都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那么你们治下难道没有过叛乱造反之人吗?”

“如元朝强行混淆汉人血脉这种事,朕与朕的祖宗们都没有做过,但是有不少汉人都想尽办法变成旗人,我大清八旗之中也有汉军旗,这血脉的确是混淆了,可难道是我们大清逼迫他们的吗?没有。”

“虐杀屠戮,朕承认,有。当年大清是从北边入关打进中原的,本就是异族,北方人倒是已经吓破了胆子,但南边的人骨头硬,拥着逃亡南边的所谓明朝皇室仍要跟八旗打,若是易地而处,难道你们不会杀光他们?”

“在平定天下之后,最起码到朕这会儿,朝廷就没有再大规模杀过汉人了。”

“朕是大清的第五个皇帝,让人名声臭的事情,祖宗们大多都做过了,朕自问没有将汉人当牲口使,更没有动手刻意虐杀屠戮,可是朕猜得到,日后在历史上朕的名声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朕杀了很多贪官污吏,去年一年就抄了多少家杀了多少官,数都数不清了。”

“但杀错了吗?”

或许是因为胤禛的语气太过平静,太过稳定,李世民一时间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他回头看了看其他人,发现他们的表情都各不相同。

嬴政和刘彻又变成了那副懒散看戏的模样,蒙恬、张良和大唐其余四个臣子陷入沉思。

朱元璋父子三人的怒火稍微减轻,不过敌意仍旧没有消退。

朱祁镇眼神阴沉,朱由检则是面色惨白中带着怒意,两人却什么都没说。

空气再次安静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

上课铃响起,阶梯教室的门被推开,宋慎的声音传来。

“哟,伱们先聊起来了?我还以为需要我介绍介绍再开始呢,不过现在看来,你们倒是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

除开当面对峙的李世民和胤禛之外,所有人都迅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李世民条件反射地撒开了手,转头看向讲台上的宋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