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暂别西山入山林,终至青虚叹莫名(三)(1 / 2)

方木在山林之中走了三天,又在官道之上行了半天时间,接近四天走了快千里地,速度不可谓不快,此时距离目的地青虚峰已然不远。

不同于深山丛林里的杳无人烟,只有猛兽毒虫出没潜伏,官道之上却是还有一些人烟的,不时有商队马车经过,沿着官道两旁更是有不少村镇存在。

益州多山多宗门,修行之人游走四方也是屡见不鲜,是以这些经过的商队看见方木孤身一人,步伐飞快,也不觉得惊讶,只是以为他是哪个宗门的弟子下山游历。只是因为他的年纪多看了几眼,也就自顾自的赶路。

青虚锋白云观作为道门圣地,一向不显于世人之前,自然是远离官道,位置颇为偏僻,在官道上弯弯绕绕的又穿过了几座大山之后,方木又一头钻入了山林之中,趁着四下无人御空而起,准备确定方位之后再行出发,以免走错了方向。

元神领域护持肉身站在云端之上,方木目光穿越云层,俯瞰着下方广袤无垠的大地。视野所及之处,山峦连绵起伏,宛如蜿蜒巨龙;森林郁郁葱葱,仿佛绿色海洋;一片自然景象尽收眼底。

前方一片丛林之外,正有一汪湖水出现在他的眼中,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湖水波光粼粼,极为清亮。

“青虚峰下升仙湖,就是那里了。”

确定好了位置,方木这才飘身落下,朝着湖水的位置前进。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虽然在高空中看着升仙湖不是很远,但实际上却还有着几十里的距离,方木在山林中又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了升仙湖边。

“咦?不是说升仙湖旁边就是青虚峰么,怎的没看到啊。”

方木来到升仙湖畔,只见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嬉戏。岸边绿树成荫,鸟儿在枝头歌唱。这里宁静祥和,宛如仙境一般。

升仙湖虽然风景极好,处于一片低谷之地,四处环山,但方木神魂感应之下,都是一些普通的山头,并没有发现青虚峰的所在。

青虚峰作为道门圣地白云观的山门所在,定然极为不凡,肯定不在周围这几座普通的山峰之中。

“对了,道门圣地,常人难入,怕不是有阵法隐藏起来了吧,白云观以阵法着称于世,理应如此。”

略微思索之下,方木就有些明白了过来。

道家宗门大多都是远离尘世,求得清静自在,外人轻易寻之不得,青虚峰白云观隐藏山门位置,也是情有可原。

不然以其道门圣地之名,恐怕每日都要应付慕名而来之人的拜访,宗中弟子都不能安心修行了。

不说青虚峰白云观,恐怕另外两处道门圣地宗门所在也有阵法隐藏,非其内部弟子不可轻易入内。

既然寻不到青虚峰的位置,方木自然就要寻人打听打听了,

正好升仙湖对岸处正有一处村镇,与他现在所在的位置隔湖相望,距离不远,他就打算去问问。

方木眼力极好,遥遥就见到对岸湖边有几个村民停留,为了不惊扰百姓,他只好放弃直接踏水而过的想法,而是沿着升仙湖边绕路而走,准备沿着湖边走到对面的村镇去。

好在升仙湖面积不大,只有约莫数十公里大小,就算沿着湖边走上一圈,也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已经快要到达目的地,方木此时心情也是极好,一边欣赏着升仙湖的美景,一边不紧不慢的漫步前行,好似郊游一般。

沿着湖边走了十来分钟,却看到前方数十米处,一个老者正悠闲的抽着旱烟垂钓。

这老者穿着粗布麻衣,头上戴着一顶遮阳草帽,一手持着鱼竿,一手拿着烟杆,时不时嘬上一口,吐出淡淡的烟气,极为悠闲自在。

虽然有草帽挡住视线,方木看不清其具体面容,但一看这老者的打扮就知道其定然就是湖边村镇上的百姓。

既然眼前就有人在,方木也就不必去往对岸的村镇了,直接问询老者就行了。

“这位老伯,敢问青虚峰在何处啊。”

方木刚走到老者身后,出声询问,老者连忙转头竖起食指放在嘴间,示意他不要说话。

接着手中鱼竿一阵摇晃,微微用力一提,一条巴掌大小的鱼就跃出水面,被老者拉过,顺手放在了身旁的鱼篓里。

“你这后生,不知道钓鱼不能打扰的么?”

鱼入鱼篓,老者长舒了一口气,先是责怪了一声,然后看着方木好奇的问道:

“青虚峰上都是道士,有什么好去的,你这后生年纪轻轻的,还未娶妻成家吧,还是不去的好。”

直到此时,方木才看到这老者的正脸,面容古朴,眼窝微陷,面色似乎被太阳晒了不短的时间,显得有些红润,黑中带红,确实是普通百姓的模样,只是一双眼睛极为有神,瞳孔黝黑深邃,好似能反光一般。

“老伯说笑了,我去青虚峰只是拜师学艺,可没有当道士的想法。”

老者这一说话,方木就双目一亮,确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