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杀鸡儆猴(1 / 2)

听说晋王要召张承业和李存勖前去明政殿议事,连哭泣中的李九娘都抬起泪眼,啭儿连忙给公主递上手绢,李九娘却挡住她,泪眼婆娑看着张承业说:

“张公公,又怎么了?”

张承业连忙做出个笑容来:

“老奴此刻也不知道,待见过晋王之后,必然尽快回禀殿下。”

张承业和李存勖匆匆赶到明政殿,只见晋国的文武们已经齐聚在殿中了。

李克用喝了一口酒,平息一下心中乱糟糟的情绪才说道:

“告诉你们,车驾暂时不来太原了。”

话虽然平淡,但对殿内文武们来说,却不亚于一声霹雷。

这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忙着准备迎驾,特别是李存璋,为了给圣驾准备行在,想了多少办法,让好几家富户搬离,之后又按皇家规格重新装修,现在已经接近尾声。

现在,官家不来了?

李克用接着说:“本来,延王见了官家以后,车驾就启程前往咱们这。可是路过华州时,韩建跟着车驾步行二十里,一路都是哭谏,要官家暂留华州。”

李存勖大声喊起来:“不是,父王,难道官家就听了韩建?那可是三帅犯阙的主凶啊,此人口蜜腹剑,怎可相信!”

李克用叹气.

“官家也有官家的考虑吧。”

李存勖连连摇头:

“官家也知道,太原乃是龙兴之地,只有来了太原,大唐才有指望啊。”

李克用不想替皇帝分辩了,他看看张承业,意思很明显:你天天服侍官家,官家现在是个什么想法,你比谁都清楚吧。

张承业的内心是复杂的,从局势上判断,当然迁都北京是上策,他早就看明白了,李克用是个讲君臣之义的耿直汉子,官家到了北京,最起码安全保障没问题。现在车驾留在华州,算什么?离朱全忠的势力不过咫尺之遥,哪能保障官家平安?

但是对官家的愚忠,已经刻在张承业的骨子里,他必须努力为官家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晋王,还有亚子,以咱家之见,官家该当是想先把华州稳住,作为今后大唐复兴,前出中原的一个据点。至于车驾来太原,可能还是会来的。”

李嗣源不同意。张承业这个蹩脚理由,从军事上看,根本站不住脚。

“陕州是朱贼的地盘,离华州只有一步之遥。如果官家真的想找一个前出中原的据点,也该是河中绛州。”

李嗣源说的太有道理了,张承业也想不出官家停留华州的理由了。

把求助的眼光投向晋王。

李克用叹口气。毕竟张承业不是官家,官家怎么想,张承业也不知道。

“先不说这个事了。四郎。”

李克宁上前一步。

“王兄。”

李克用说道。

“既然官家一时来不了,孤就还是去救潞州好啦。老规矩,你还是代孤留守太原。”

李克宁心中跳了一下,脸上却很是平静。

“臣弟遵命。”

李克用看了看李存勖。

“勖儿随我一同去。”

李存勖明白,父王是要亲自指点自己的军事能力。哼,这才是我作为未来河东之主的必修课呢。公主她们看重的什么巡察使,哪里是我该做的?

“儿臣遵旨。”

李克宁回司徒府的路上,已经想好了主意。这段时间李振一直在联系他,说他既然决定效忠梁王,就应该有所表示。李克宁决定,马上将大王驰援潞州的情报报告梁王。

李克宁与朱全忠的中间联系人,就是李晟珽。

在看到梁王势力飞速膨胀之后,李晟珽已经放弃了传统的进入朝廷之路,利用梁王曾经帮自己进入控鹤军,他投入梁王门下。而对于李晟珽的过往经历,朱全忠认为可以加以利用,让他先到太原潜伏下来,做了李克宁的眼线。

收到李晟珽飞鸽传书之后,朱全忠又召来了李振。

李振还没来得及行礼,就听见大王说道:

“兴绪,孤将大举攻晋。”

这么大的事情,李振顿时紧张起来。去年朝廷四路攻晋的失败阴影还在,现在大王要攻晋?他觉得,应该先弄清大王的意图。

“大王高瞻远瞩,臣不胜钦佩,愿闻大王攻晋方略。”

朱全忠点点头。他已经想了半天了。

“那个延王,是官家联络独眼贼的使者?攻晋之前,先除掉他。”

李振眼睛骨碌一转,马上明白了。

“正是,延王李戒丕如今是官家与河东联系的关键人物。除掉了他,独眼贼与官家两处,势必互相隔绝。”

朱全忠点了点头。

“这叫杀鸡给猴看!官家要还想去什么太原,这就是下场!”

李振理解了,独眼贼与官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