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万物皆是空性的,空性本“无生”,有生灭的东西只是幻象!(1 / 2)

生命的真相,是在于你意识的觉醒,普通人对生命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上,停留在变化的相上,被包裹的外衣迷惑了,看不到它的实质和本质。

这个认识是非常浅薄的,看不到生命的真实相,并没有深度的去了解与探索,仅停留在了表象的认识上,活在变化的相上,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本源本质,没有活在生命的实相里。对于生命的认识产生了很深的思想偏见偏执。

由思想偏见主导我们的行为,让我们对生命产生了恐惧、焦虑、烦恼、担忧、躁动不安、忧郁、匮乏等等这些低频能量的情绪与状态。在生活中,给我们造成了很多的障碍和痛苦,而且它是持续性的,是如影随形的,特别是心里的恐惧,是时刻的伴随着我们。

如果我们不能了解生命的实相,就会一直活在恐惧当中,活在各种思想偏见的牢笼中,就如同是一道无形的枷锁被束缚了,被封盖了,困于黑暗,回不到原本的光明与自在。

普通人不认识真实的自己,不了解生命的实相与真谛,如果真正了解与认识了,你的生命是时时活在平静、平和、喜悦、安定、自在、安详,富足的能量状态里,是完全没有恐惧,焦虑,忧郁这些能量状态的。

修行就是展开对生命深度觉察与探索,了解与认识生命的真实相,摒弃掉对于生命的错误认识,消除心中种种的困惑与障碍,还给自己心中一片光明。

深度去观照整个宇宙万物,它本来面目是空性的,没有一个固态的,实有的,恒在永存的东西,没有一个独立恒在永存的东西,看到的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看到的都是变化的相,都是随因缘合成的相,有真正的实质实有的个体相,个体物吗?没有!

引用六祖慧能的一句话:本来无一物,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真实物,并不是实有相,只是幻化的相,变化的相,因缘聚集成的相,外界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是独立永恒的。

既然看到的相不是真实有的,为什么从感官认识上,就觉得是那么真切与真实呢?因为我们有个觉知觉性,不管你所看所闻,所尝所触,所想所识,都是带着觉知觉性的,先是能觉知到一切,比如知冷知热,知甜知苦,知痛知疼。

见一切相,就知道相上的一切都存在着千差万别,这些都是本能,不需要别人教,觉知到了相的存在,然后通过自己的意识去认识和定义这一切相上的东西,但意识只是觉性的分支工具,对相上的一切定义,归类,贴标签,起名称。

但是人类定义的标签与名称,如果放在小猫小狗的眼里,是不一样的,你认为这是个苹果,小猫认为这是一个圆球,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说色类各有道,都是站在感官意识上去定义的,所定义的都是虚妄的假名,不是实相。

因此,不要在相上去大作文章了,要知道凡所相都是虚妄的,都是幻化的,都是变化的假象,从感官意识上怎么定义它都是虚妄的假名,都是真空幻化的倒影,尘影,本无实有,只需要了解一切相的虚妄,然后从虚妄的背后,觉知到它的根源本源。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老师直接就告诉我们,见诸相非相即见本来,见一切相知道都是幻象,知道它是幻象,就能看到背后的真实相。

打个比方:在漆黑的晚上,看到大海里有月亮,看到月亮的同时,也看到了水,看到了大海,知道这个大海里能显现出月亮的影相,所以说通过有形有相的世间万象,我们就知道诸相的背后有一个无形无相的真如自性。

万物诸相都浸泡在这个真如自性里,本如如一体,浑然一体,真空不空,性相本一如,性起作用,就变成了相,相用即是性用,明白这个原理了,就叫识相、破相、明相、见性、见相即见性,就是这么个道理。

见性本身了,就是通达生命的根本根源,对生命的实相有了彻底的了解与认识,彻底化解了我们所有困惑与障碍,重新激活了生命本来的能量,与宇宙同频合一,与大道同频合一,在生活中,活出圆满光明的生命状态,就像一个斗士一样,无畏一切,智慧圆满前行,通达无碍。

悟入生命的实相,其实就是三个字:本无生,生命本来无生,本无生灭,生命的本质是觉性,我们都活在觉中。万物本身都是空性本觉,如如一体,认识到这个本有的觉性,体悟到这个本有的觉性,证悟到本有的这个觉性!

了悟觉性本无生,于觉性中,能深度观照到一切相用,即是性用,用的时候,皆能幻化为无量诸相妙用,知一切妙用,随顺因缘,妙用无穷,上下十方,恒顺无碍,都是如如本觉,自心取自相而自用。

当我们明白这个如如本觉的特质特性,就知道在一切幻化相中,用而不迷,用而不住,用而不取,用而不滞,随顺因缘,自利利它本一体,时时带着觉知觉察的活着,把自家的如来宝藏打开去用,你会体验到生命的真正圆满,体验到真正的无上妙趣,体验到真正的不可思议。

觉性本无生,回归生命之源,就如同一滴水回到了大海里,当这一滴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