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南京来人了(1 / 1)

凌知星简单的一问,便知道了参与此次斗殴并导致他人受伤的人员名单。就让这些人自行前往乡衙说明事情的经过,至于如何处置,自然是到时候再说。对于背后是否存在幕后指使以及傩会当晚究竟发生了何事,此时此刻的凌知星并不感兴趣。即便他真的想要了解真相,只需再多询问几位知情者,想必也能水落石出。

由于双方均有人受伤,尤其是有人还流着血,当下之急自然是赶紧去找大夫医治。这口气虽然难以咽下,但当着公差的面,这群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终究还是没敢再次动手。于是,双方的人逐渐散去。

不过,那位将对手打得头破血流的王老汉的二儿子却依然站在原地,嘴里还嘟囔着说是易家人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甚至调戏妇女。他的语气充满了愤愤不平,仿佛遭受了极大的委屈。

凌知星哪里有闲心听他辩解?这对错又不关自己的事情,于是说道:“少废话!赶紧乖乖滚到乡衙把事儿说清楚!”那周家的孩子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光景,但此时已被吓得脸色惨白。其他周家人见状,纷纷想要拉他走,但他却像脚底生了根似的杵在原地一动不动,心里只盼着凌知星能给他主持个公道。仿佛只要这位官家大人说句公断之言,哪怕自己真有错处,也算是占住了道理。

然而,凌知星压根儿没那份耐心陪他们耗下去。他才不怕这个打人的小子会惹出什么乱子呢——毕竟打架这事可是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街上,众目睽睽,谁动手谁没动手一目了然,想抵赖都不成!至于这些人畏罪潜逃或者抓捕不到犯人之类的问题,那就更无需担忧了。要知道,在古代社会,除非犯下杀头或流放这样的重罪,否则没人胆敢逃跑。俗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绝非虚言!对于那些世代以农耕为生的农户来说,一旦离开自家的土地,便无异于自寻死路。

看到这周家人的孩子仍然不肯离去,凌知星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这样无济于事,事情的具体经过官府自会调查清楚,如果你把人打伤打残了,到时候吃苦头的可是你自己啊!”说完,凌知星转身就走,不再理会那些参与打斗的人。

而刘仁晋家的那个仆人,则一直远远地跟在凌知星身后。他默默观察着凌知星如何处理这场斗殴事件,见凌知星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或意外情况,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至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种事情,这个仆人并不关心,他心里很清楚,只要不出什么岔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装作自己不存在。

其实,凌知星早就察觉到有人跟在自己身后。眼看着这场激烈的争斗渐渐平息下来,四周看热闹的人群也慢慢散开,凌知星这才开口说道:“刘叔,您觉得这件事影响不大,我是不是应该亲自去向刘爷汇报呢?还是麻烦您老人家代替我去报告一下比较好?”

这凌知星口中的刘叔果然便是那位刘家的下人。只见他哎哟一声,赶忙向凌知星摆手道:“凌老弟真是太客气啦!代劳二字可万万当不得啊,这些事儿本来就是我分内之事嘛。只不过,就怕我嘴笨说不清这其中的原委呀?”

凌知星闻言,连连摇头笑道:“瞧您这话说得!我本该时常去探望老爷才对,但今天实在是不便再多叨扰了。毕竟老爷的身子骨刚刚复原,需要静养,我也不好这会儿再登门拜访,等过些日子我再去看望老爷吧。”说完,两人继续并肩而行,一路闲聊。

走着走着,路过一家卖糖果的小摊儿,凌知星停下脚步,挑了一提“蓼叶糖”的糖果,然后递到刘叔手中,笑着说:“今儿个有劳刘叔陪我走这么远的路了,您拿些这‘蓼叶糖’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尝尝吧。”这“蓼叶糖”乃是淦田当地的一种特色美食,曾经红极一时,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更是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如今,人们都管它叫做药糖。

这刘叔连忙摆手,表示绝对不能收下,双方你推我让几下,刘叔还是开心的接过礼物。凌知星又亲自将刘叔送出大门,并一直目送他远去,这才转身返回。

凌知星想起乡里的衙门似乎还有些事务尚未处理妥当。于是,他缓缓朝着乡衙门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不断与路旁的商人和行人们相互问候、寒暄着。

当抵达衙门口时,就收到消息,数日后会有从南京来的大官莅临咱们建宁乡视察呢!”听到这个消息,凌知星不禁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道:“这位高官前来究竟所为何事?看来得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