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新皇的大招(1 / 2)

强横废太子 南不蛮 1122 字 19天前

“另外一件,就是关于兵员的问题,提到此事,朕需要叫到六个皇弟出面了,来人哪,到各王位去宣六位王爷上殿议事。”

众人大吃一惊,皇上看来是要清算了。

不久,六个传诏大监回报,说六个小王爷都不在王府,到外面打猎去了,叫来的是各王府的管家。

杨晋看着来的几个王府管家笑了。

百官心惊肉跳。

因为杨晋这一笑有点诡异,反而让人觉得他杀气在弥漫。

七个王爷的封地征来的两万兵全是老弱病残,这件事已经在百官中传开了,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觉得王爷们有点过份了,只怕会因此激怒皇上。

按理说,一直跟人家斗,还差点让人家丧了命,结果人家翻盘之后没有马上算账,此时就应该收敛一些避免刺激新皇才对,这几个王爷却并没有,这么过分,惹怒新皇是早晚的事。

百官怕的是,新皇在强大压力面前,一怒之下,新账老账一起算,连累皇子党的人跟着遭殃。

杨晋道:“好啊,太好了,国难当头,六位王爷雅兴不小啊,也是,国破家亡了,朕自杀了,他们就可以取而代之了,所以不但不为国分忧,还玩起来了。哼哼,是不是以为朕不敢学乐王杀人?”

几个管家脸色大变。

杨晋道:“乐王不但诬陷朕,还擅杀国家重臣,按律当斩,朕不斩,是想告诉他,身为国君,该当如何拿住这生杀大权。各位臣工,朕就问你们一句,如果朕也学乐王一般滥杀异己,六个王爷还能活到现在吗?”

目光暴扫全场:“甚至,你们这殿下百官里,还有多少个人能够站在这里?朕仁慈对待你们,你们当真就以为朕离不开你们了吗?”

众人瑟瑟发抖。

杨晋不怒则已,一怒起来,竟敢暴打东晋使者,确实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作风。

“六个王爷派出侍卫协助乐王杀人,朕完全可以问其同谋之罪,为何朕不动他们?

不是不敢,是隋国弱小,经不起内耗!

六个王爷加上乐王,七个王爷后面,一旦连根拔起,会清除多少人?朕不用算都能猜个**不离十,何止成千上万?

朕岂能不知道皇子党一直在跟朕作对?又岂能不知道当初文武相轻,各自结党?

可是,各位臣工还记得那张地图吗,还知道隋国在这张地图上所占的位置和大小比例吗?

难道我们就满足于在这个小角落里窝里斗吗?

我们就不能把眼光放长远起来,联起手来,一起将隋国打造得繁荣富强,让人不敢再随意欺负吗?

我们就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大神州上所有人都尊重我们隋国人吗?”

这真是当头棒喝!

很多官员低下了头。

回想起来,不但六个王爷,各官员自己可能也有些过于得意忘形了。

新皇代政没有杀人,本来就应该珍惜机会的,可是没有珍惜,甚至还以为新皇不知道他们是皇子党成员……

其实新皇不笨。

新皇这么做,代政上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因为他把眼睛放到了整个大神州上,而不是只有小小的隋国,而乐王和皇子党之所以大搞内耗,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眼光……

冷汗如雨!

此时大敌当年,六个王爷还在搞这种小算盘,坐等五城丢失好继大位,这样的胸襟气度,跟皇上一比当真是相形见绌了。

只见一个官员出列道:“皇上勿忧,臣家里有一些多余的奴仆,臣回去之后,好好清算,可有可无者,一律劝其从军,臣争取蓦兵二十名以上,不可误了国家大事。”

众人看时,此人竟是皇子党核心成员,吏部尚书陈树。

接着又有官员出列,齐道:“启奏皇上,臣有闲杂人员多名,且家乡亦有青壮年未曾应征,臣即刻修书,必蓦兵三十人,誓死保卫国家。”

此人也是皇子党成员,工部侍郎杜应。

接着多名官员出列,有的是皇子党的,有的不是,大家都表示一定会发动家中仆人和乡里青壮年。

眼见得群情汹涌,杨晋轻轻点头。

刘津的脸色一段时间内变得有些难看,此时也站出来,说道:“老臣请皇上降罪,老臣罪该万死。”

杨晋道:“刘卿何罪?”

刘津道:“老臣对皇上有所不满,也不愿跟东晋开战,故意以私废公,乐王及六个王爷所为老臣并非不知,但不加劝阻,老臣愧为三朝元老,国难当头,犹置个人恩怨于国家之上,罪无可赦,听皇上所言,老臣惭愧无地。”

大家其实都猜到七个封地招不到兵的事与他有关,不要说大臣了,就连皇太后也猜得到。

但是知道归知道,他有一口怨气却也难以避免。

众臣倒不知道他女儿与当年的安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