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打包地球(1 / 2)

“我想,我们完全可以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已经非常成熟的生态系统——地球,给打包起来!地球本就拥有着完善的生态系统,只要我们努力改装就可以让它变成一艘最完美的宇宙飞船!像是蜗牛带着它的壳。那我们为什么不把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我们就谁都不用抛弃!我们可以带着地球,带着我们的遗址,逃离太阳系,找到一个新的,健康的,年轻的星系居住下来!”

这一刻,看着黑板上的黑板,地球拖着一条长长的小径逃离太阳系……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

这一刻,这些人类精英们甚至有一阵恍惚。

究竟是谁的三观有问题?

他们觉得他们讨论的不是拯救世界的计划。

是……创世神话!

大银幕上的剧情还在继续。

整个礼堂此时鸦雀无声。

这个情节没有激动人心的配乐,也没有任何特殊的音效。

但看着黑板上的黑板草图,所有的观众……都用跳动的心将故事与最澎湃的bg搭配起来!

“这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面对唐石的想法,第一个发问的是天体物理学家。

“地球逃

离太阳引力的最低速度是167公里/秒。你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吗?地球要达到这个速度并移动天体,至少需要150万亿吨的推力需要!五十万亿吨,这么强大的发动机去哪里找?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根本不可能。”

听到这骇人听闻的数据,在场的他又陷入了沉默。

但是这种沉默并没有持续多久。一个五十多岁,两鬓斑白的老太,双手按在桌子上。

“不,我们居然有这样的技术。”

说起,董力,中国电力工程领域的明珠。

“早在十年之前,我们就已经完成了核聚变技术,时过境迁,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升级,并且进行过各项实验,已经初步的应用在了一些大型工事之中。据我们现有的技术,一台重型核聚变发动机必须有至少4000立方公里的体积才能容纳核心反应堆反应堆。”

“推力呢?能提供多大的推力?”

“单站推力,数据可达125万吨。”

“燃料呢?这么大的发动机用什么材料造,耗尽我们的战略储备资源,能不能造出推力达到150万亿吨的发动机?”

“董女士,您所提到的核聚变技术,请问是可控的吗?还是说您

只能进行宏观的方向设定,而不能控制核聚变中的每一个过程?”

“这个问题,我就不详细回答了,因为在场的并不全是非专业人士,如果把时间都花在这个问题上,那我说两天两夜都解答不完。我只是提出,我们已经在一些大型工事上进行了实施,是完全可行的。至于是不是可控的,我只能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我们的研究结果之前,人类最常用的巨大可变能量生产应用是使用氢原子的不可控核聚变,即氢弹。

但氦气不是终结核聚变!

氦能生成碳,碳又能生成硅。

但硅并不是核聚变的终结。大质量恒星后来的聚变反应是“回流”。

核聚变到了铁的阶段,不再释放能量而是吸收能量,所以在核聚变结束时产生的废渣……就是铁!

所以,问题的答案就是燃烧石料,燃烧后可以获得副产物铁,而我们如果带着地球一起离开太阳系,至少燃料上的问题不用太过担忧。”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我们就可以创造出150万亿甚至2万亿吨的推力!无非是建造了多少重型核聚变发动机的问题。”

“四千立方米的体积,我们要在哪里制造这

些发动机?”

一位地质学家站了起来。

“当然是地下了!我们可以利用地下作业,建造一个3000立方米的地下基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如果我们真的要远离太阳,或许这些地下工事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温度和空间。”人类生存!”

“天啊,按照这个方向,我们至少需要建造12000台重型核聚变发动机,我们需要燃烧多少块石头?”

“如果我们有幸从太阳和氦气中逃出太阳系,那么我们将烧毁地球上的所有山脉。”

问题一一抛出,每一个问题都由该领域的专家解答。

工事的黑板里堆满了该领域的专家,公式和校验方程不断被质疑,解释逐渐填满了公式的角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抵御核打击的地下工事被守卫从外面推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原本封闭封闭的防御工事,逐渐成为学术界的顶峰。从此,它成为了全世界的战略制定中心!

讨论持续了七天。

七日后,除了天花板,所有的墙壁都贴满了黑板,所有的课桌都堆满了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