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秦氏药堂(1 / 3)

秦氏药堂。东林四大药堂之首。

县城中心商业街,风二蛋抬头看了看古色古香的招牌,抬脚走了进去、

进门是一个宽大的大厅,大厅正面是一排药柜,几个人正在忙碌着配药。

药柜前方,四张桌子排开,四位穿着白大褂的医师正在坐诊,前方,三张长椅上坐满了人,还有的站着排队,一直到门口。

左边,也是药柜,但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不仅仅有中成药,还有一些西药,中医刮痧拔罐的一些东西也琳琅满目。

风二蛋刚刚在商场换了一身休闲装,显得不再那么土。

被当着乡巴佬甚至傻子,他可以不在乎。

但是,能体面点,谁不想光鲜一些。

“请问,你需要点什么。”

果然,一位服务员笑着凑过来打招呼,彬彬有礼。

“随便看看,你忙你的。”

风二蛋摆手,眼睛在柜台里寻找,在一个角落,看到了想要的东西,针灸用的针,都是成套,不同粗细长短组合,透明盒子雕刻着花纹,很精美。

人要赚钱生活,总是要一技之长。

恰好,风二蛋传承了土地印的医术,这也是他喜欢的职业,他当年考的就是江南医科大学。

中医博大精深,风二蛋思来想去,目前最适合自己的是针灸,方便,成本低,副作用小,简直是完美。

至于开方抓药,现在药材质量堪忧,先放一边。

十几块钱一套,倒是不贵。

但是,风二蛋皱了皱眉,现在的针,基本上都是钢针,硬度强,扎起来省力,新手很方便入门。

这也是各大中医学院流行的用针。

这也有弊端,还不小,比起古代中医的银针,少了点柔劲,银针柔软,不好掌握,但可以在皮下弯曲,疏通人体气血更有效。

沿着柜台又走了几步,没有银针

,这在意料之中,先买几盒钢针凑合。

“大夫,快救救我老婆。”

门口一个焦急的声音传来,风二蛋下意识看过去,一对中年夫妻走进来,男人扶着女人,女人脸色痛苦,额头上见汗。

两个人都是工地上的服装,满是油污,似乎没来得及脱。

两个人越过排队的人,走到问诊的桌子前。

坐诊的四个医生两老两少,他们面对的一位年轻人,二十几岁,很流行的大背头。

“排队。”

年轻医生看了一眼那对夫妻,挥了挥手。

“马大夫,我知道你是秦老的弟子,医术高明,你就救救我老婆吧。”中年男人可怜巴巴地说道:“她头痛好几天了,今天忽然加剧。”

“排队,没听见吗。”年轻人很平静地说道:“总有先来后到的,别乱了规矩。”

“可我老婆很痛,大医院还有急诊呢。”中年男人轻声争辩:“马大夫,您就行行好,知道你治疗头痛是一绝。”

年轻人叫马继宇,正如中年男人所说,中医治疗头痛得到秦家老爷子真传,远近闻名。

这也是他年纪轻轻就能和老中医一起坐堂问诊的原因。

“你说的是县医院,我们不一样。”马继宇有点不耐烦:“排队,别耽误大家时间,要不,你就去县医院挂急诊去。”

“就是,先来后到都不懂,后面去。”

有排队的立即附和起来,大声责备那对中年夫妻。

“排队排队,别胡搅蛮缠。一看就是没规矩的乡下人。”

“滚后面去。”

一阵吆喝声中,那对中年夫妻无奈地排到了队伍最后面,女人痛苦得弯下了腰。

风二蛋心中酸了一下,顺手拿起一张凳子,走过去,扶着那位中年女人坐下,同时手掌在她身上感受一下。

头部气血淤堵,运行不畅

,和颈椎有关,问题倒是不大,就是很痛。

伸手在女人颈椎部位轻轻按了一下,一丝灵气进入。

女人脸上的痛苦立即减弱几分。

风二蛋灵力有限,而且没有专门治疗,只能暂时缓解。

虽然有了点灵气,但风二蛋不是神,至少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

要想真的手到病除,估计要把土地印能量全部激活。

“小马,快瞧瞧我爹。”

门口,又有人大声叫起来,这次是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位老人。

中年男人一边说一边目不斜视走到近前,可能觉得他气度不凡,还直呼马继宇小马,桌子前正在接受问诊的顾客立即起身让座。

“侯老板。”马继宇站起身,满脸堆笑,伸手做了手势:“请坐。”

中年男人扶着那位老人坐下,老人伸出手臂放在桌上的垫子上,马继宇手指搭着老人的脉搏,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