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来自刘彻的帮助(1 / 2)

任小天夹了一口菜道:“这人就是刘欣的爷爷,也就是汉元帝刘奭。”

刘欣暗叹一声,果然是他老人家啊。

任小天继续说道:“说起来的话,一代明君汉宣帝刘询到了晚年已经开始昏聩了,但对有着坚实基础的大汉来说倒也无伤大雅。

等到刘奭登基之后,整个大汉从各个方面都开始呈现了倒退的趋势。

由于他自幼体弱多病,于是将政事委托给了朝中宦官石显等人处理,这也导致了宦官专权的发生。

另外由于他极好儒术、宣扬纯任德教、积极推行儒生治国,这就让朝中许多职位被只会空谈的儒生把持。

可以说大汉从他这里就开始快速的走上了下坡路,短短两三代之后就走向了灭亡。”

“如果刘询这会出现在朕的面前,朕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不可!”

刘彻虽然对这些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了,但是再次听到这些时仍然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大吼道。

刘邦纳闷道:“彻儿,你说错了吧?该被教训的不应该是刘奭么?跟刘询有什么关系?

小天刚刚不是还说刘询是一代明君吗?”

任小天笑道:“老刘你有所不知,其实这个锅刘询还真甩不掉。

其实刘询早就知道刘奭喜好儒术难成大事,为此还说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这样的话。”

刘邦茫然道:“那为何刘询还要将皇位传给刘奭呢?

难道他剩余的儿子里就挑不出来一个可以成事的了?”

任小天叹了口气说道:“这也是刘询对已故皇后许平君的一种亏欠和补偿吧。

当年许平君成为皇后没多久就被霍光的夫人下毒鸩杀,刘询为此伤心难过了很久。

所以刘询对刘奭这个许平君留下的唯一儿子格外的宽待,即使知道他难以成事依旧没想过要攫夺他太子的位置。”

刘彻脸色铁青的说道:“家国大事岂能有妇人之仁?刘询真乃是误我大汉啊!”

刘邦目光闪动,或许是又想到了那个羸弱不堪的刘盈。

任小天摆摆手道:“扯远了扯远了,我本意是想说汉亡的黑锅不能全让刘欣一个人背起来而已。

刘欣固然是有很多的缺点,但是终究还是有他的理想和抱负的。

如果单纯用庸君和昏君来给他扣帽子实在是有些片面。”

要不是刘邦和刘彻在这,刘欣非要握紧任小天的双手大喊一声知音难觅。

“你吃饱了吧?吃饱了就回屋歇着去,朕怕你再多坐一会就疾病发作驾崩去了。

朕和高祖还有小天有些话要说,你也不适合在场旁听。”

刘彻填饱了肚子时候对刘欣下了‘逐客令’。

刘欣倒也有眼色,装作呼吸急促的样子让董贤将他扶进了屋里。

等到刘欣走后,刘彻表情严肃的说道:“小天,你觉得刘欣真的适合再做皇帝吗?

朕以为以他的手腕和身体来说,实在是难堪皇帝的大任。”

任小天摇摇头道:“这事我也不太好下定论,主要是看你和老刘的意思。

但如果刘欣真的得了渐冻症的话,你就是想让他再干皇帝恐怕都很困难。

毕竟到时候光是想要给他延长寿命就已经是最大的难题,更别说还要他每日操劳朝政了。”

刘邦说道:“我觉得这小子倒是还算凑合,起码比刘奭要好上一些吧?”

刘彻无奈道:“高祖,咱们这是说的皇位大事,又不是比烂大会。

即便是刘欣能比刘奭好一些又能怎么样?就他这病殃殃的身体又能坚持的了多久呢?”

任小天揉了揉发胀的眉头道:“还是先别急着下定论,一切等我带他检查完了再说。

如果他的身体还能挽救一下的话,到时候咱们再说。

否则就算是你们想要把刘欣给换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选吧?”

刘彻听到这话想要反驳却也没什么话说。

毕竟连他长子刘据现在还未成年呢,更别说他其他的儿子了。

刘邦嘿然一笑道:“彻儿那没有好人选但是我有啊,小天你看看如意怎么样?”

任小天无语道:“老刘你别来添乱了。

刘如意现在还没刘据的年岁大吧,你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就算是要选继任者也得是选刘盈或者是刘恒啊。”

刘彻咬咬牙道:“也罢,如果刘欣真不是得了那种致命的病,朕就让他干几年再说。

大不了朕和高祖给他派些人过去助他平定朝堂。”

刘邦连连摆手道:“哎,彻儿你可别把我给搅和进去啊。

张良、陈平他们早都让我借给刘备那边打孙权去了。

你再想让我派人,我也是没人可以给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