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前往大厦(1 / 2)

宫殿巍峨耸立,天家威严尽显,重重宫闱之下的太和殿前,树立满朝文武,神情肃穆的等待即将受封的太子。

太子感召天命,乃继承大统之人,受封大典极尽奢华,流程每一步都格外冗长肃穆,谨遵礼部与钦天监的计算,良辰吉日四时恭顺。

季廷砚脚步缓慢而坚定,身着太子冠冕,在朝臣跪拜下一步步越过白玉长阶。

而在处处森严的礼制之中,季廷砚身边却携手一人,与太子妃一同受封,携手站在皇帝面前。

“礼成——”

礼官拉着长腔,话音刚落,朝臣跪拜一地。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

“咳咳。”皇帝体力已经有些不支,闷声咳了两声,这才沉声道:“众爱卿平身。”

台下群臣呼啦啦站满一片,虞清酒不敢连看,只能用余光暗自好奇的打量,不经意间,与正露出一口白牙,笑得真情实感的季如歌对视上。

她神色一顿,悄悄向他眨了眨眼,季如歌顿时更加热情,在一众沉稳的大臣中显得格外突兀。

更显得身后不远处,毫无表情的季清鸿之突兀。

看到这,虞清酒忽然心头一跳,眯着眼在人群中寻找虞相的身影。

就在左手最前排,虞相那张虚伪至极的脸赫然出现,笑意不达眼底,脸色时不时露出几分难看的抽动,转眼又极力恢复如常。

再往前,穿着华服的长公主目露欣慰,满意的看着携手站在一起的两人,向虞清酒微微颔首,神色柔和。

虞清酒瞬间雀跃,微微向她示意,对这个真正爱护季廷砚,且明辨是非的长辈好感十足。

“诸位。”季廷砚忽然开口。

他坚定的与虞清酒携手,在文武百官面前,郑重道:

“本王与太子妃风雨共济,今后在诸位的见证下,定当永不辜负。”

他顿了顿,又目光温和的看向虞清酒:“不知太子妃是否愿意相伴左右。”

一瞬间,仿佛坚冰融化,凛冬霁春,天地间只剩下他专注的目光。

“好。”虞清酒郑重点头,用声音起誓:“从今以后,永远相伴,永不辜负。”

话音落地,虞清酒顿时感到浑身一阵通透,仿佛有来自天道深处的感召在隐隐躁动。

那些从前与此方世界隔了一层的感受几乎彻底消失。

因为与季廷砚的关联,她与这一方天地的融合也更加紧密,如今目光透过文武百官,只觉得自己心神更加透彻。

……

下朝后,第一时间,季廷砚找到皇帝。

“陛下。”他恭敬但强硬:“此间事了,我与王妃将要前往大夏一趟,还望圣上准许。”

然而强硬的语气却分明已经下定决心。

“我不同意。”皇帝却依旧沉声拒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夏形势诡谲,你身为太子,又怎能轻易涉险?”

他顿了顿,提议道:“王妃本领高超,让她一人去即可。”

“此事无人可以代劳。”季廷砚声音平稳:“正是因为大夏神秘,臣才必须亲自试探。”

“我看你就是舍不得太子妃!”

“咳咳咳……”皇帝急火攻心之下,又是一阵猛咳,半晌才缓过神,试图劝道:

“朕精力不足,你若走了朝中无人监国,满朝文武该如何自处?”

“这一点圣上无需担忧。”

见他开始松口,季廷砚早就想好了这一环,淡定道:“六皇子已然成年,是时候该学着担当大任,为圣上分忧了。”

“老六?他不行。”

闻言皇帝果断摆手,觉得季廷砚这是病急乱投医,不满道:“他不理朝事,向来只会胡闹,让他来想什么样子。”

“圣上此言差矣。”

若说宫中有谁最了解季如歌,季廷砚算得上其中最深的几人之一。

他对这个弟弟向来不会小瞧,更不会因为季如歌平日里的没正形,就觉得他难当大任。

于是当即笃定道:“六皇子也是圣上的皇子,您身为父亲,不该小瞧他。”

今上最是自负,这话几乎是戳在了皇帝的心坎中。

他瞬间瞬身通透,尽管觉得季廷砚不过是在强词夺理,但还是认真的考虑了起来。

都说虎父无犬子,有自己这一层血缘在,还怕季如歌是个废物?

于是最终,皇帝还是被说动,季如歌就这样成了留守京中苦哈哈的监国皇子。

“大夏山高路远,这还是我来这以后,第一次出这么远的远门呢。”

太子府,府中下人皆知家中主人即将出远门,一个个忙碌着,唯恐他们在路上有什么需要。

虞清酒拿着清单,悠哉游哉收拾自己需要用的工具。

罗盘多带几个,空白符纸和各种常用符,以及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