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姑侄(1 / 2)

走路上的时候,老蒋跟王志强介绍情况。

这姓郭的一家也不知道是倒霉还是走运。

犯事儿的是小儿子郭阳,正经中专毕业,89年的时候分到城郊的信用社上班。

到二十年后,那也是个好去处,工资高福利好,内里的种种操作就不一而表了。

不知道是小时候穷怕了还是咋地。

上班没一年,携款潜逃了。

携了十万块钱······

王志强差点紧急刹车:“多少?”

老蒋淡淡的说:“十万块钱!”

“这么多钱咋到他一个人手里的?”

“问的好,我也不知道······”

王志强琢磨要全是百元大钞的话,其实也就十把,冬天穿个厚大衣,缠起来就走了。

老蒋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不是百元一捆的,大多数还是零钱,五十的十块的都有。”

这么多钱,差不多也得装个手提袋了。

王志强奇怪:“这啥钱一次进账这么多?”

老蒋歪头回想了下:“好像是当时储蓄所的主任拉的几个乡的提留款充当的存款任务。”

王志强没再细问,这信用社的主任估计也落不了好。不但管理上有问题,还得罪了政府部门。

十万块钱啊,放到现在也不是个小数,亲爹王建国买十多亩地带个小二楼,去年才花了二十万。

总共就三个小路口,俩人闲扯两句,就到地方了。

得亏是抄了个赌场,今年经费充足,不然平日里就这个局里,老蒋铁定让腿着去。

感谢那位铁哥的慷慨解囊,当然也感谢王志勇同志。

这位潜逃人员,家庭到现在都没有翻过身来。

住的还是城中村的旧房子,周围人家陆续的都开始盖两层了。

他家被挡的都快看不到阳光了。

老蒋拍拍门,半天没人。

俩人就坐在胡同口的车上等。

这工作日,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摆摊的出去的更早。

这半上午,就是城中村也就些老头老太太忙完了家里的活计,坐凉阴里扇扇子闲扯淡。

老蒋眼尖,瞅到个老太太不时的往这边看。

对王志强说:“我去转转,你先盯着。”

说完就背着手一头扎进了老太太堆儿里。

老蒋同志面相老成,跟一群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们坐一起,瞅着倒是年轻了几岁。

王志强百无聊赖,只能直勾勾的盯着胡同里的大门。

其实他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携款潜逃的。

盯着盯着,王志强仿佛看到了门开了个小缝。

莫不是眼花了?

揉揉眼,果真是门开了。

里面出来了个老太太,按照老蒋说的,应该是郭阳的老娘。

老太太大门一锁,回头就看到王志强目光炯炯的看着她。

这就有点尴尬。

老蒋余光注意着王志强,一看他从摩托车上下来。

赶紧就往回跑。

被两个大老爷们跟探照灯似的盯着。

郭老娘首先败下阵来,把人请到了院里。

王志强手快嘴快,自己搬了三个小椅子,挺自然的给郭老娘一个。

然后自己先坐了下来:“大娘,赶紧坐呀。我们就了解下情况,不用担心。”

老蒋沉默了。

王志强把自己的词给抢了,果然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郭大娘有点儿整不会了,这应该是自己家吧,这位面生的年轻公安同志怎么这么不认生。

老蒋清清嗓子,开门见山:“郭大娘,今天来还是为着郭阳的事儿,近期有他消息没有?”

郭大娘头摇的像拨浪鼓:“没有没有,有的话我指定告诉政府,这孩子不学好闯下这么大篓子,我们当老人比谁都着急。”

老蒋面上不显,也没表态信或者不信。

王志强敲边鼓:“家里最近来了什么陌生人没有?”

郭大娘脱口而出:“前两天我老家侄子过来了,好几年没来,听说我生病了,来看看我。”

老蒋跟王志强还跟郭大娘讨论了下老人生病的问题。

一直说到日上中天,陆续闻到左邻右舍的饭香也没结束。

有个比郭阳年龄要大上不少的年轻人推门而入。这场拉家常才算进入了尾声。

王志强估计这就是群众反映的家里来的陌生人。

据老蒋说郭阳是个白面书生,打小读书好,进的好单位,斯斯文文的,个头不高。

这个年轻人瞅着得有二十七八,一笑眼角都是细纹,皮肤黄底黑,个头也高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