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抢钱(1 / 2)

老头揉揉腿,坐在马路牙子上歇会儿。

听着公安的问话,叹了口气:“有两个娃子不学好,把我零钱匣子里的两个大票给抢走了。

我看着他俩手里的刀子明晃晃的,有点儿怯,就赶紧推着车子跑大道上了。

好在他们也没追。”

这会儿交警同志早都走了,赵建设跟王志强一听,有种熟悉的脑袋疼。

这算啥,一句话引起的突发工作。

对铜加工厂保卫处的同志说了声,俩人赶紧赶到老头指着的巷子里。

就耽搁这么一会儿,早就没人了。

悻悻的回来,问卖红薯的老头:“大爷,那俩娃子,多大年纪?抢的多大的票?”

老头想想都肉疼:“也就十四五岁吧。抢了两张十块的大票,哎呦,我一天也挣不了这么多呢。还有这一桶红薯,烤好的都摔稀烂了。”

说着说着,可惜的从地上捡起来还算完整的烤红薯。

几个人干脆也帮着把还能吃的捡了起来。

连着炉子里面摔出来的熟差不多的,也捡了两大兜子。

生红薯没事儿。

老头心细,都扎好拴在车把上,倒是没摔的四分五裂,最多破点儿皮。

厂办的同志在一边商量了下,掏了四十块钱出来。

老头还想拿,还不好意思拿。

嘴里一个劲儿的说:“这怎么使得,这怎么使得。”

眼睛还一个劲儿的往黑老十上瞅。

赵建设看不得磨叽,一把抓过来往老头手里一塞,叮嘱道:“回去买两贴膏药,别心疼钱,不然耽误买卖。”

老头嘴里应着,不过王志强觉着,大概率他也不会去买膏药。

几个人帮着把车给收拾好,老头慢慢的拉着走了。

两袋子红薯老头本来要白送,王志强还硬塞了五块钱,多少就这了。

老蒋看到的就是俩人一人一大兜红薯提了回来。

香喷喷的,就是卖相不太好。

事儿这么一说。

大家的关注点都在抢钱的俩孩子身上。

老蒋突发奇想:“要不要问问邹贵生?这么大的孩子,有点儿啥事儿肯定传的最快,保不齐就是附近的小孩儿干的。”

周所点点头,保不齐也是个切入点。

这还真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活干。

这么大的孩子,最是不知道轻重的时候。

身量长的接近成人,可脑子不是。

万一哪天一个上头,捅俩三人跟玩儿一样。

到会儿再介入就晚了,那可不是哭一家,一哭得哭半个单元。

要不说单位人少有人少的好处。

老蒋一提议,赵建设跟王志强没意见,周所一拍板,张大姐只会点头,这事儿就挺干脆的就定了下来。

换个大所,估计还得分个轻重缓急,打个报告写个请示啥的。

周所跟老蒋一合计,先问问邹贵生,能知道最好,不知道也没事儿。

日常就分了两组。

王志强跟赵建设,他跟老蒋。

也不用兴师动众,就活不多的时候分上下午去辖区的背街小巷溜达下。

哪怕是起到点儿震慑的作用都行,不出事儿不大家都平安嘛。

晚上回家,王志强兴冲冲的摸着罗晓娟的肚子,汇报工作做胎教。

罗晓娟听的有点怕。

都是打十多岁过来的,这个年纪的孩子,情绪上来的挺极端的。

问他:“那你们上街带枪吗?”

王志强迟疑道:“不至于吧。”

罗晓倩不赞成:“半大小子,还持刀,有那虎不吃吃的,给你一刀都够受的。你最好还是跟所长说下。”

王志强点点头,一句话的事儿,无所谓争执。

换个话题继续给孩子做胎教。

这回开始说西红柿炒鸡蛋的几种做法了。

罗晓倩哭笑不得,真不愧有个厨子亲爹啊。

第二天一大早,王志强去值班,罗晓倩跟着婆婆去上街溜达。

正好路上也几乎没冰了。

要去买点棉布,做点孩子的小衣服什么的。

按照预产期算,正好是93年的7月份,正热的时候,也不用准备多厚的东西。

可新手妈妈,总是热情满满,宁愿用不上,也要准备上。

这话对新手奶奶来说,也是一样的。

于是罗晓倩就看着婆婆又买了块黄色的棉布,说是给宝宝做褥子用。

摸着又细又软,价格也挺美丽。

扯了大概一米五见方都十来块钱了,巧嘴的售货员说的也很好听:“这可是细沙的棉布,最适合刚出生的宝宝了,一点儿也不伤皮肤。要不是看你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