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扑闪扑闪大眼睛(1 / 2)

唐匠 馋山不是山 1111 字 22天前

四人作别,陈拙带着老楚,当晚连夜跑去找苇姐,让她帮忙寻这两人,具体原因也没说,不过苇姐何等精明,也没细问。

倒是一双迷人的眼睛,扑闪扑闪地盯着陈拙看,看得陈拙落荒而逃

-----------------

次日,十月十六,距离遇伏已经过去了八天。

陈拙这边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也来了

滇南临沧以西,上则是横断山脉呈川字状,下则有大雪山将整个临沧护卫其中。

独独中间这一块,虽说是高原地带,山川相连,但总的说来,山势不险,且没有河流相阻,兵马可行。

此刻吐蕃六十万大军,正秣兵厉马,如同黑色潮水一般袭来,一线拉开,足足拉出好几里地

军鼓雷动,号角齐鸣!

“杀!!!”

数十万人整齐划一的一嗓子喊出!声势震天,风云变色!

仿佛苍天也听到这声呐喊,白日间!一道惊雷凭空劈下!暴雨顷刻间如同水泼般倒了下来!

一个个烽燧台火光大作,浓烟腾空,如同夜晚中的星光接二连三地被点燃。

继而,淹没在这黑色洪流之中!熄灭

临沧边军将营。

“报!!!”传讯兵疾跑中扑通跪下:“报大将军,吐蕃率大军来袭!已连破我临沧边境大小十五座城寨!”

“什么?!!!对方有多少兵马!”

“大约六十万!”

“六十万!!!”大将军连退两步,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自语,重复念叨着六十万

忽地,只见他一拍大腿:“都愣着干什么!快,快去传令,传我令,全军就地拔营出发,退守蒙勇镇!快去!!!”

声嘶力竭地吼完这一句,人便晕了过去。

-----------------

一早,姬子慕手下便来客栈寻陈拙,说是普通弓弩的材料到了,让他去曹家铺子验收。

陈拙略一思索,写了封简信让来人带给姬子慕,自己则直奔曹家铺子。

曹家那孙子曹琰听说陈拙要来,早早就泡好了茶,毕恭毕敬地站在院门口等着。

看见陈拙一身白袍,远远走了过来,连忙上前,纳头便拜:“师傅!来了!?茶泡好了,今天您还是做弓箭吗?我可以在一旁帮忙!您让我看看可行?”

在古代,工匠干活,非师傅同意,哪怕是亲传子弟,就算是父子关系,也是大忌。

陈拙怪异地看了他一眼,他心底可没那些封建芥蒂,指了指萧小强:“你看他像个工匠不?”

曹琰心性耿直,当真就围着萧小强打量了一圈,一本正经地说道:“不像!这手臂力气还是有,但这茧子一看就是握刀的,不似木匠常年拉锯或者凿子器具,也没有长期用铁锤痕迹!”

“那你不帮忙,谁帮忙?你家老爷子吗?”陈拙没好气地怼了句这木鱼脑袋。

萧小强在一边噗嗤一笑。

陈拙迈步走了进来,先一一看过材料,脱下外袍,光着膀子不停地在各个材料上写写画画。

不多时,便开始造弓,他这次要做的是真正意义上复合弓,榆木、犀牛角、宿铁、鱼胶

而且这些都已经是经过初步处理的材料,那榆木阴干了五年之久。

这一次,陈拙关键部分需要鬼神臂的时候,还是在屋子里单独进行,其他粘合成型那些只是需要力气的活才在院子里三个人一起搭伙干。

曹琰也没多想,只以为陈拙有些诀窍还舍不得传他。

宿铁锻打成把手,弓臂用榆木和犀牛角贴合在一起,弓弦则是丝麻混合,不过陈拙还混了一些牛皮剥成丝混在里面,这次,他还直接用宿铁锻造出了轮轴。

并且结合了弩的工艺,给这弓单独设计了一个弩臂,可以拆卸。弩臂可以单独插上特制弩盒,每个弩盒装十二只短箭,短距离射击更加威猛、有效。

最后又在弩臂上加了一个绞盘,即便是当长弓使用,也不必再跟以前一样上弦,剩下大部分力气。

战场上,这一点力气,就意味着你射了三箭,别人还只射了一箭,剩下时间还在上弦!

陈拙很是满意地试了试,五十步距离,力灌镔铁片而出!还能击穿背后的瓷罐!

这才将弓弩全部拆开,弓臂还需要反复加热烘干,至少需要天时间。

以防万一,陈拙将宿铁部件全都收了起来,又跟曹琰仔细地交代了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曹琰欢天喜地地拿着图纸跑去做烘干箱。

陈拙则带着萧小强去往天盛钱庄,一是,他的其他装备,铠甲、横刀等还在钱庄库房里,二是,他早上修书给姬子慕,就是托他帮忙查那长史大人到底送了什么货到天盛钱庄。

到了钱庄,便有人将他带到了二楼的贵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