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那些年》首映式【二合一】(1 / 4)

第127章《那些年》首映式【二合一】

贺岁档作为华夏电影市场最为火爆的档期之一,它的时间是指每年11月底到次年3月初的电影档期,大约在八九十天左右。

整个行业内的共识是从11月20日左右开始一直到春节长假结束,以各类影片开始集中大规模上映为开端。

而在早些时候,也就是09年之前,最初的贺岁档是从12月中下旬延伸至1月上旬,后来由于大片扎堆态势愈演愈烈,使贺岁档日期一再提前至11月初,并延至新年2月底3月初,横跨圣诞、元旦、春节、元宵、情人节多个节日。

在2006年的这个时候,老百姓在年终岁尾,工作之余高高兴兴的看个电影,还一度被认为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所以在这个年头,贺岁档被视为国内最完善、竞争最为激烈、票房产出能力最高、消费能力最强的电影档期,多数大片均选择在此档期内上映。

《那些年》就在其中。

截至11月份,有关网站对今年贺岁档的电影做了个观众期待度的统计调查。

排在第一的,毋庸置疑是张国师的《满城近带黄金甲》,第二是由梁超伟和金成武两大港台帅哥主演的《伤城》,第三是美国青春片《舞出我人生》,至于《那些年》则排在前十名开外。

但是随着宣传的进行,包括《士兵突击》的持续热播,孙羿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悉,再加上本来就人气旺盛的神仙姐姐刘艺菲,观众们对《那些年》的期待度也在稳步上升。

男粉丝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初恋,那个藏在心中,或许直到毕业,也没有敢于上前表白,对她说出一句,“我喜欢你”的宝藏女孩。

比如它的制作费用并不高,全片成本不过也就不到四百万,妥妥的属于“小成本”电影。

“哈哈老田啊”

“小场面,百花奖领奖台我都上了,还差这个了?”

可是张琴是一点面子也不给,不让他接,说是跟老孙同志一起去,要借着机会,让不解风情的老爸弥补一下一起看电影的二人世界。

“小子,紧张吗?”

听到这话,田壮脸上一黑,摆出一副极其腻歪的神色。

“大姐,这是我的首映式吧,你怎么比我还着急?”

薛小璐看了下时间提醒众人。

“下面,欢迎本片的出品人之一中影集团韩总经理。“

没想到这位大佬竟然来了。

田壮没啥办法,孙羿这话,他又没理由反驳,只能自己在心里憋屈。

休息室内,又是一片久别重逢的欢乐场面。

京城星美国际影城。

田壮表情极其夸张,明显是在报复孙羿,想个老小孩一样卖起了关子。

虽然口碑还可以,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它的最终票房不会超过4000万,在院线端绝对收不回成本。

“哎呦,当不得,当不得,你好,你好。”

“嗯,来啦,预祝票房大卖啊。”

“主任,你也觉得崔老师教的好,是吧。”

可是《那些年》这部电影的首映式根本就没安排红毯,压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牌明星。

整个放映厅顿时暗了下来,会场内人群小声交流的嘈杂声立刻消失不见。

没有冯晓刚,没有程龙,只剩张国师一人扛鼎。

“刘阿姨,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我听老师说,田壮主任,王劲松主任,薛老师还有俞菲鸿师姐应该都会出席,至于他们有没有邀请其他人,具体我就不知道了。”

现场的媒体记者和台下前几排坐着的业内人士,也都各自暗暗心惊。

“抱歉,有些事情耽搁了,这马上放映了才到。”

孙羿开了个玩笑,逗了一把田壮。

大家都认为这部电影是近几年来少有的那种专注于青春和初恋的电影,应该会让人耳目一新。

5分钟的时间一晃而过。

“快点,快点。”

“这是舒唱,我的好朋友。”说着,刘艺菲又转身介绍起了孙羿,“唱唱,这是孙羿。”

但是要说有多少人笃定就要买票进电影院一看,这个数字可能并不是很多。

好像商业互吹啊~

“娜姐。”

孙羿听后一惊,只见一位气势恢宏的中年人带着两位年轻的秘书走进放映大厅,边鼓掌,边走上台来。

主持人再度出面。

“那么,时间差不多了,也让大家久等了,下面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电影即将播出。”

说不定,咱到时候也能弄个小金树叶玩玩呢。

孙羿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有一点,他不太同意,这个奖项这个东西吧,它到底是不是真的就纯看老天爷,这事可能不是那么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