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岭南节度使陈铭(1 / 2)

岭南,南州城,岭南军节度使陈铭府上。

“竟存兄,一别两年不见,自清甚是想念兄长啊!”

江自清看着眼前这位四十来岁,一身戎装的岭南节度使陈铭,面带微笑的跟他见了个礼。

竟存则是陈铭的表字。

时间已经过去五天,自那天江自清看到报纸后,就马不停蹄地带着程家兄弟像南方赶来。

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火车终于到了南州车站。

下了车,江自清一行三人直接找来了节度使府。

他此番虽是要上军舰与越王孙山一同战斗,但偷偷摸摸的登舰,不是他江某人所为。

他江自清要当着敌人的面,大大方方的登上军舰,还要让陈铭主动派人把他送上去。

他来节度使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此事。

至于来到敌人老巢,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江自清是一点都不担心。

如今大夏帝国各方军阀混战,早已形成了一条不成明文的潜规则,绝不对重要人物下死手。

除了那些负隅顽抗的硬骨头,不管你是将领还是军阀,只要战败了,主动通电下野,对手也就不会抓着不放了,当然,战场上被流弹打死,那就只能怪自己倒霉。

他江自清无官爵在身,多少还有点小名气,曾经又在南府军做过事,和陈铭也有点交情,怎么看都没可能弄死他啊!

再说了,陈铭虽然反叛,但也只是要驱逐越王,把越王吓走,并不敢真的伤害越王。

不然整个帝国都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越王如果死在他手上,光是南方各地讨伐军就能轻易将他弄死,说不定北府军还会借此做做文章,跟他划清界限,打着讨伐杀害越王凶手的旗帜,光明正大的来抢地盘。

陈铭不是傻子,江自清相信他能看明白,这也是江自清敢放心大胆来南方的原因。

看到江自清这个不速之客,陈铭黑着脸沉默的点点头,算是跟他打了招呼。

“自清贤弟若是专程来看我,为兄自当以礼相待,若是想来某个前程,为兄也不会薄待贤弟,为兄可以立刻任命贤弟为节度使府少将高参。”

“但是,贤弟此番前来,若是想劝我收手,那就免开尊口。”

听着陈铭如此坚决的话,江自清脸色沉痛的叹息了一声。

“竟存兄为何要走到如此地步?你与越王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再加上无数的仁人志士鼎力支持,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在越王的带领下消灭军阀,正本清源重树中央。”

“让帝国再次振兴,是我们每一个志士的期望,竟存兄切不可与北府军同流合污,做出让帝国八万万百姓痛心疾首之事,只要竟存兄肯收手,自清愿投于竟存兄麾下鞍前马后,任劳任怨。”

“此乃自清肺腑之言,竟存兄三思啊!”

江自清脸色沉痛忧虑的看着陈铭,眼中尽是期待。

“哼!”

陈铭并不为所动,反而因为江自清的话更加烦躁。

他冷哼道:“说的比唱的好听,重整帝国谁不想?可他姓孙的有那个能耐吗?”

“穷兵黩武,一意孤行,没有完善的策略就胡乱开战,自从我迎他到了岭南后,连年征战不停,原本富裕的岭南都被他打穷了,多少岭南子弟为了他的理想,倒在了他没有策略的战争之下?”

“还有他招来的各地北伐军,哪有一点正义之师的样子,完全就是一帮兵痞,看看这南州城,看看整个岭南,都被这帮兵痞祸乱成什么样子了?”

陈铭抬手指着府外,对江自清大吼道:“死的不是你们江东子弟,被祸乱的不是你们江东,你感觉不到心痛,但是我身为土生土长的岭南人,身为岭南的父母官,我心痛。”

“我这个岭南的父母官,要为岭南的父老乡亲考虑,不能让更多的岭南子弟,为了他所谓的理想去送死。”

“岭南的秩序必须重整,百姓也要休养生息,所以我这次绝不会跟他讲和。”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把他迎到了岭南。”

江自清尴尬得抠脚,陈铭说的这些事他心知肚明,越王确实是有点不懂战略,也不懂御下之道,自从他到了岭南,不到三年进行了四五次大规模北伐,每次都已失败告终。

他的北伐没有主要打击目标,没有分化,拉拢,离间等手段,东打一下,西打一下,只要不听话的,他都要打。

结果把原本好多中立的南府军军阀,都逼向了北府军。

江自清想起这些就忍不住摇头,就这战略水平,连蓝星的大队长都比不上!

可越王是重建帝国的领路人,有名声,有威望,还有正统大义在手,帝国内有无数人认同他的理念,追随在他的大旗之下,软实力非常庞大。

关键越王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好嘴,几句鸡血一打,便有无数人崇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