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对轻小说的质疑,小破站发展建议(2 / 3)

路是想求稳,并没有把话说死,而是想尝试验证一下。

轻小说真正起势是在13年左右,如果司徒静不打算大搞的话,他倒是可以安排b站入手。

周岩又打开了第三份文件。

新媒体板块,司徒静认为女频较男频有相当大的前期优势,不过等男频用户滚起来之后,新媒体反而男频吃香一些,另外其他小说网站并没有新媒体方向的意识,可以单独开出一个板块进行验证,而不是和轻小说一样不保准,要另开网站尝试。

之后又打开第四份。

说实话给司徒静安排的任务挺重,人家好歹也是一家公司的总裁了,结果被他这个小老板这么使唤。

当然周岩也知道,像这种事情,其实大概率是交给‘直接能管到,位置不算太下’的人来搜集汇总,写一个简稿出来,就跟省里出台文件一样,大概率都是寻找吃苦耐劳的处级干部编纂。

第四份文件综合分析了一下,言明web端的市场还没有到达饱和,但移动端已经表现出了较为不错的潜力,如果能和微信深度联系,深耕小说方向未尝不是一个正确选择。

其实现在真是占了微信的好处。

微信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流量池,可以孵化出任何想要孵化的产品。

等飞信的流量彻底并入微信,流量池就能变成流量海,到时候养出的就不是小蛇,而是一尊尊庞然大物。

颇有玄幻升级打怪的影子。

至于bo,可不就是BAT和那些与他同台竞技的后起之秀。

当然干倒BAT不是周岩当前可以想象的东西,对于BAT的思路他是能联合就不要对抗,要对抗就必须联合,虽然百度现在隐隐有和企鹅同穿一条裤子的迹象,但并不是拧成一股绳,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终究会产生分歧。

等到时候知道app上线,其本质就是在撅百度在移动端的根,再让秦雨诺拉来一批企鹅的投资,那么百度和企鹅所谓的‘联盟’,自然也会不攻自破。

周岩发现自己的思路变得清晰了很多。

其实小沫有句话说的没错,不能总是扎在女人堆里,以他超前的视角和经验,想明白问题的关键并不难,无非就是不去想。

至于那些新兴的公司,周岩要做的也简单,借助苏闺蜜的新兴资本,能投就投,能吞就吞,把小怪兽慢慢养大,至于是卖还是杀,全靠自己决定。

把自己做好备注的文档发给司徒静。

周岩又打开了徐逸发来的文件,里面罗列了番剧、漫画的名单,以及相关的收购预算,这么一看,周岩都有些惊讶了。

海贼的同人小说授权5万,火影的授权,56万,还有几部未来知名爆火的番剧,价格也大多在36万浮动,就没超过6万的。

看了看,发现一共17部番剧,最后算下来一百万预算的样子。

另外就是大陆独家播放权,这个要稍微贵一点,50万1000万不等的样子,显然日本那边也看重这一块的IP业务,如果全部买了肯定就是冤种,周岩把收购目标定在新番上面,同时备注让徐逸灵活谈一谈,争取和小说授权购买较多的公司谈一谈共同分润的事情。

不要走买断,走分润,这就是周岩定下来的方向。

如今一个信息差就是,国外觉得国内的播放市场非常赚钱,所以都想高价买断,觉得这样自己不吃亏,但其实视频播放领域总是这么个吊样子,也就后来短剧出来之后独自扛起半边天,所以买断肯定会亏,而且还是大亏特亏,不如谈一谈分成。

而国外相信国内能大卖,分成肯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突破口,只是国外一直觉得国内端着不谈,而国内一直觉得这种授权模式只适合走买断,甚至还有一种盲目自信,觉得收过来必火,最后模式一走,国外赚了一波天价授权费,国内赔的一毛钱不剩,然后寄希望于下一波新番大卖。

既然明知道这条路走不通,周岩索性就提出一个未来已经跑通的模式——会员分销制度,在国内是会员分销,说给国外听就是分成。

而只要把分成模式谈下来,合同一签,赚多赚少都没有关系,反正国内不需要当冤大头支付天价买断费,国外也能有个奔头,觉得肯定能‘值回票价’。

你可能小赚,但我永远不亏。

赚了一波独家授权的用户,狠狠地薅上一次羊毛,关键还不用付出太多的成本。

当然具体怎么落实肯定不需要周岩去思考,他只需要指明方向就行。

把相关的修改意见写了下来,把文档重新打包发给了徐逸。

之后周岩就用电脑打开了QQ。

目前web端的视频通话微信还没有涉足,QQ依旧是这一块较为实用的软件。

这就跟华为的任总喜欢用苹果一样,多研究研究竞品总是好事。

周岩拨通了徐逸的视频通话。

很快电话接通,徐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