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第二次相遇(2 / 3)

方唱罢我登场的火爆场面,也是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从没想过会在企鹅发展最为巅峰的时候和企鹅对上,在气势上还不落企鹅。

让阿里站台的代价可是有点大,有阿里的商标在,什么资源换不到,而现在却有点送给阿里的意思,阿里只需要为逐浪站台一下,给逐浪的电商项目引个流,就能得到商标,周岩不是没有卖亏了的想法。

不过他也知道,阿里这一次站台的重要性。

没有阿里,仅仅凭着逐浪科技和360联合对抗企鹅,怕是会直接溃败。

要知道2010年的企鹅,就已经达到了市值千亿,背后的资本和资源是逐浪远远比不上的,360如果不是官方下场调停,被企鹅制裁的下场也只是和其他已经沦为历史的公司一样,打碎了牙齿往里吞,企鹅抄你又怎么样,抗衡不过就破产倒闭,没有别的选择。

而现在有了阿里的加入,可以说让逐浪、360和企鹅有了一较之力,可也仅仅是一较之力,如果企鹅真的要全力攻下移动手机端的即时通讯市场,能不能挡住还未可知。

周岩的心里多了些紧迫,既然决定和企鹅对上,就得全力出手,不然迟早被吞得渣渣不剩,企鹅撤资已经释放了一个很明显的信号,不接受调解和妥协,把你的公司搞破产为止,这样也就没有了继续投资的必要。

这就是小公司的现实。

不想被大公司打压,要么破产,要么成为大公司。

周岩心思微沉,他觉得现在可能干不进去任何事情,毕竟和企鹅对上,哪怕企鹅还没有实质性的制裁措施,也足以让人紧张起来。

周岩站起身,来到窗台前,看着远处操场内的学生漫步在跑道上,黄昏下,落霞渲染着不远处的天空,给这座象牙塔以不同于网络喧嚣的安宁。

说起来他还是一个学生。

周岩看着不远处的图书馆,那里已经起了灯火,坐落在湖岸的图书馆,在夜晚灯光通明的时候永远是夜色里最让人安宁的地方,周岩还记得前世里经常在图书馆里自习,因为那是为数不多十一点不会断电的地方。

“滴滴。”

图书馆入口的卡机响了一下,安全门向内开。

周岩把校园卡揣进了口袋里,径自走了进去。

这还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来图书馆。

一层有很多学生自习,左侧一排排台桌上,可以用座无虚席来形容。

相比室外呼呼的大风,图书馆内反而显得宁静,明亮的灯光,宽敞的大厅,阶梯上的学生,周岩漫步其中,第一次生出了他也是其中一份子的感觉。

来图书馆不是单纯闲着没事,周岩也想来找找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文献,这个时候图书馆的查找文献系统可比自己用电脑查方便得很多,甚至是专门查文献的地方,前世待的时间最长的时候反而是毕业那会儿周岩来这里完成论文。

周岩没有在一楼太多停留,二楼的电子借阅厅才是他的去处,乘着电梯来到二楼,周岩顺着走廊来到尽头,很快就看到了灯光更加明亮的借阅厅。

学生相比一楼少了一些,而多出来的陈列是一排排连通了主网的台式电脑。

“查查资料也好。”

周岩滴咕着已经来到了一台电脑前坐下,用学号登录了图书馆的内网,也开始顺着前世的记忆查找和那个大语言模型相关的文献。

和张龙交流了以后周岩的思路更清晰了一些,也知道从哪个方向入手,智能问答a国外做的比较多,国内的话,并没有这个方向太多的文献。

其实跟《三体里关于工质和无工质飞船的说法一样,归根结底也是发展路线的不一样,国内更加注重模型应用上面,而国外则注重场景应用上面,所以走了截然不同的路子,等到后来国外的大语言模型成熟,再想要去追赶就已经来不及。

就像张龙说的一样,投入了精力和时间,没有什么攻不破的,未来的差异状况出现,无非就是投入的时间太少,如果现在就决定发展场景a,周岩相信绝对能先一步赶超国外发展出强人工智能。

周岩的思路很明确,而不出所料,很快就找到了相关方向的外文文献。

本质上那个大语言模型之所以快速发展,就是现在打了一个很好的底子,国外都往这个方向实践,很难不出成果。

外文文献可以翻译,不过周岩不习惯翻译后阅读,他更倾向于原汁原味地浏览。

从电脑包中拿出了笔纸,周岩飞快地记录下一些看到的关键点,甚至他已经在想着,如果以后开个手机公司,用的直接就是现在开始研发的强人工智能,会不会又是另一番的图景。

不过想到了这个,周岩又想到那会儿对华为公司的科技封锁,导致开发一个5g手机都要绕开华为这个版权,搞一个推荐手机的名头另外弄了一个5g品牌。

当然这不是他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和企鹅的对抗如果不是阿里的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