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庭审(3)(1 / 2)

听到这里面果然有隐情,王国梓和三位主审官都是精神一震。

王铎一拍惊堂木,立马喝问道:

“到底是谁让你行此丧尽天良之举?

还不从实招来?”

马士英和解学龙也嗅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息,赶紧附和道:

“快说,到底是谁?!”

马吉翔倒也挺光棍,直接开口道:

“想要小人杀人的,一共有三方人。

首先就是高起潜!”

听到高起潜的名字,三位主审官都是满脸不解:

这位太监所谓的“知兵之名”,还是靠着文官吹捧出来的;他又为何会恩将仇报?

王铎忙问道:

“高公公如何会擅杀大臣?”

“小人原本以为他对这些文官有所不满,所以才会痛下杀手。

直到不久前小人才知道,他根本就是满清的细作。

他当初在做辽东监军的时候,已经被多尔衮俘虏并策反。

这次来南京,他身负两项任务:

第一,就是霍乱朝纲。

各位大人应该听说过这句话: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

他就是那个佞臣!

第二,就是在清军南下时,开城门跪迎鞑子。

哼哼,隆武这个昏君,竟然将京营提督这样重要的职务交给他,还真是昏聩至极!”

听马吉翔说高起潜早已投靠了满清,三位主审官都是相顾骇然。

如果这事是真的,那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丑闻。

王国梓听罢,倒是不怎么惊讶。

他已经看过《明史》,知道高起潜确实担任过京营提督;并且清军南下时,他也是没挣扎一下就立即投降了。

历史上对他在京师沦陷后的记录一直不详,只说他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听闻崇祯殉国,随即就销声匿迹。

如今看来,他并不是凭空消失,而是早已被鞑子俘虏了!

这前后一对比,也就说得通了!

“你说一共有三方人,其他两方带头的又是谁?”王铎继续问道。

马吉翔并没有理会王铎,而是对着能话事的王国梓道:

“驸马爷,刚刚小人可是提供给了你一条重要的讯息。

接下来小人要说的,将会更加匪夷所思。

用这些消息换一条命,小人这个提议不过分吧?”

王国梓:“……”

他幽幽一叹,开口道:

“曾经的金声桓,也是自以为有所依仗,想着和我讨价还价。

他的下场,想必已经人尽皆知。

你和他一样也当过副总兵,不会也想步他的后尘吧!

我唯一能答应你的,就是给你留个全尸!”

马吉翔:“……”

他很想不说,但又扛不住皮肉之苦。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从心:

“好!

驸马爷你是一个守信之人,应该做不出出尔反尔的事!

第二个人正是如今的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

闻听此言,解文龙第一个坐不住了,大声喝止道:

“你胡说!

大司马精忠报国、宠辱不惊!

他虽在朝时受到排挤,但仍然高风亮节,自请出镇淮上。

这样忠君爱国的国之肱骨,你切不可信口雌黄、随意攀咬、中伤他人!”

马吉翔似笑非笑的开口问道:

“谢大人,你这是急了?!

小人斗胆问一句:

你刚刚说大司马受到排挤,究竟是受了谁的排挤?

当日承天门前被杖毙的大臣,又都是些什么人?”

看着解文龙讷讷无言,马吉翔继续道:

“大人不敢说,那小人来替你说!

那日被杖毙的大臣,多数都是和你身边那位马大人过从甚密的阉党。

大司马虽被排挤出了权力中枢,但还是一心想着为东林党掌权扫清障碍,也算仁至义尽了!”

马士英:“……”

他看了一眼眼神有些躲闪的解永龙,有些不忿的道:

“史宪之自请出镇淮上,本官也是佩服的。

没想到他包藏祸心,完全不顾同僚之情。

哼哼,东林党如此党同伐异,本官一定要到陛下那里参你们一本!”

王铎:“……”

见他们两人就快掐起来,他赶紧制止道:

“这只是马吉翔的一面之词,不足采信。”

说完,他一拍惊堂木,喝问道:

“马吉翔,本官问你:

你说受了史尚书的指使,可有人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