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转战去安徽(1 / 2)

经过袁步屈这样一提醒,营帐内的诸将才醒过神来。

对呀!

如果十八孩儿另有其人,那大顺王的正统地位可就不保了!

那他们这些跟着一起造反的,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这时候,他们要做的,自然是全力支持李自成这个一代目;极力贬低李岩这个野生的二代目!

郝摇旗第一个出来表忠心道:

“天师说的对!

那李岩只是一个鹰视狼顾之辈,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想篡权谋位?那是想瞎了心!”

“郝将军说得对!

我早看这小子不顺眼了。

大王才是正统;其他的,我都不认!”

“对!

李岩那小子,除了娘子长得勾人外,还有啥值得称道的。

淦!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曹将军说的是!”

“……”

一时间,众将纷纷表态,无不对李岩这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希冀攫取大顺政权表示不屑;同时,也对他早已吃上了红娘子这块天鹅肉,表达着强烈的愤慨!

李自成听着众人纷纷出声站队,心中很熨帖。

此时,他再看第一个出来为他正名的袁步屈,那眼神中已经满是激赞,心想:

瞧瞧这名门之后,果然非同凡响;哪像那个江湖术士,在自己手下骤得富贵,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看来,用人还得用一些有根底的人!

……

李自成如何攻略大同暂且不提,这边王国梓押着从大顺军俘虏过来的二十多万民夫,已经出了山西。

到了河南地界,他开始边行军,边遣散这些民夫。

这个工作,他交给了李岩来做。

这里是他的家乡,并且他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当初,李自成也想在河南招抚流民,通过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等手段,希冀能“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李自成的设想是好的,但却没什么卵用。

因为他手中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钞能力!

天生落魄、五行缺钱的人想当皇帝,估计只能洗洗睡了;梦里什么都有!

而王国梓就不同了。

有挂的他,自从迎娶白富美后,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这一次的大决战,也让他缴获颇丰;手中自然有多余的牲畜可以拿出来,借贷给民夫。

此外,他还有湖广的老底子,可以提供粮食和种子,支撑他募民垦田。

所以,等王国梓行军到安徽的时候,河南各地已经抢种上玉米和小麦。

只等到秋后收获,这块被流寇长期糟蹋的土地,应该就能重新恢复几分生机。

……

王国梓的这番作为,自然也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朝廷中有不少河南籍的官员。

他们对王国梓这种将他们的土地划为无主土地,然后分给流民耕种的行为很是愤慨。

于是,他们纷纷上书弹劾,希望崇祯可以好好管管自己的毛脚女婿。

只是,崇祯刚刚在粮饷的问题上摆了王国梓一道,现在自然不想继续加深双方的矛盾。

他心里虽也不怎么舒服,但还是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

最起码,经过这次分地后,这些流民都被牢牢的锁死在土地上,就不可能再揭竿而起,继续造他的反了!

不过,他也没高兴太久。

自王国梓负气离开山西后,李自成就像是开了挂一般:

四月初一,早已与李自成暗通款曲的大同总兵姜镶投降。

李自成攻克大同后,在袁步屈的指点下,很快又逼降了宣府总兵王承胤。

接着,他又迅速攻克了居庸关、昌平。

崇祯面对这样的局势,彻底傻了眼。

估计他还在想:

这个李闯,不都被自己的毛脚女婿揍成了鳖孙,为什么又冒了出来?!

此时,他彻底慌了神,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等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只不过,坏消息还是一个接着一个传过来。

先是总兵唐通不战而降。

同时,李过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四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

此时,巍峨的紫禁城已经隐约可见。

眼看着京师不保,崇祯又想起自己的贤婿,连忙让刚刚进京的曹化淳南下,请楚藩北上勤王。

只是,这一次王国梓会不会去,那可就两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