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亦真亦假(1 / 2)

胡顺才也适时发声,讥讽姜源,“小子,不要以为自已画了一张奔马图,就可以胡咧咧!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不止胡顺才等人,就连杨雪与温妮,也不敢相信姜源的话,毕竟老板有证书,有证书怎么可能还是假的呢?

望着有些愠怒的餐厅老板,姜源淡淡一笑,开口解释,“老板你不要着急,我知道你有证书,但是也请你听清楚我说的话,我并没有说你的这幅奔马是假的,我只是说,你的这幅并不是徐大师的真迹。”

闻听此言,餐厅老板有些一头雾水,他嘴巴微张,就想开口询问姜源什么意思,可就在他发声之前,一道呵斥响起,说话的仍是胡顺才。

“小子,能在这里吃饭的,哪个不是在这一行混迹多年之人,难道你想告诉我们,民国时期,还有另一位画奔马的大师?呵,笑话!”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世人都知道,民国时期只有一位画马大师,那便是徐大师。

姜源不带感情的看了一眼胡顺才,淡然开口,“胡老板,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懂的很多?”

下一刻,姜源语锋一转,接着说道,“无知不是你的错,但是自己

明明什么都不懂,却还不懂装懂,这就不对了,谁告诉你,民国时期只有一幅奔马图?”

“你……”眼瞅姜源讽刺自己无知,胡顺才有些恼火,就想喷回去,可还没等他开口,餐厅老板的声音响起。

餐厅老板面带一丝焦急,开口问道,“这位先生,你的意思是?”

姜源目光扫视在场所有人,朗声开口,“各位,可曾听说过玻璃板复印法?”

话音一落,有几人面色一动,似乎想到什么。

姜源接着说道,“字画复印技术,古时便有,不过在清朝之前,大部分是人工临摹法,或者木板水印法,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1869年,德意国摄影师海尔拔脱发明了玻璃板复印法,并于清朝光绪年间经樱花国传入龙国,相比较其他几种复制技术而言,玻璃板复印法在复制要求、复制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而今天这幅奔马图,便是民国时期复印的,所以说,老板的证书没有假,这副奔马图的确是民国时期的产物,却并不是徐大师的真迹!”

姜源刚说完,陈涛就声音冷冷的问道,“你说是就是?你拿什么证明?”

其他人

也望向姜源,希望姜源给出一个强有力的证明。

姜源笑着摇摇头,略带讥讽的对陈涛说,“陈院长,亏你还是龙国美术协会的荣誉会员,这点常识都没有。”

“难道你不知道,这副奔马图的真迹收藏于汉省的博物馆?”

“还有,这副奔马图的真迹,画纸的底色不是泛黄的,而是泛着淡淡的青色,也只有玻璃复印法复印的,纸质才会泛黄,如果你还不信的话,你可以伸手摸摸马颈部色彩比较浓的地方。”

“大家都是绘画界的,应该知道,上墨比较浓的地方,墨干之后,用手摸,会有粗糙的质感,然而玻璃复印版不会有,还有一点,徐大师画功深厚,下笔遒劲,会力透纸背,但是你仔细看看复印版的,有那种效果吗?”

“陈院长,看来你还得多学点知识,丰富一下大脑,这才能对得起你荣誉会员的称号。”

说话间,姜源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嘲讽味十足。

面对姜源赤裸裸的羞辱,陈涛面如猪肝,异常恼火。

餐厅老板眸光微动,伸手去摸马脖颈处墨色比较浓的地方,当真如姜源所述,着色浓的地方,很平滑,并没有粗糙

的质感。

胡顺才猛呼一口闷气,面色难看的询问餐厅老板,“他说的是真的?”

餐厅老板面色有些凝重,他简单回了句,“我去问一下。”

说罢,餐厅老板掏出手机,向外面走去,显然,他也很想知道确切答案。

餐厅内,众人均一脸迷惑,不知道到底该相信谁。

杨雪虽然对画了解不多,但是看着姜源面对这么多专业画家,却能侃侃而谈,并把他们说的一愣一愣的,杨雪盈盈一笑,对颜小洛说,“小洛,你家姜源可真厉害,懂这么多。”

温妮也毫不吝啬的赞扬姜源,她感觉,她们有很大希望能赢这场赌注。

此刻的颜小洛,眸光溢彩,内心澎湃,今天,姜源又把她惊到了,她很好奇,这个男人为什么连这也懂?

一旁的徐冰,看姜源的眼神有些复杂,本来他是受杨雪之邀,来揭穿姜源的,没想到,姜源在国画领域,懂的远远超过自己,光是那几分钟画出奔马图的本事,就是他不能望其项背的。

不过,徐冰并不是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之人,他淡淡一笑,为姜源竖起大拇指,说道,“姜先生,谢谢你解开我的

疑惑,你的国画造诣,令我佩服。”

刚才,徐冰一直在苦思冥想,不过一直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