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族兄(1 / 2)

陈旧的木门紧闭,被风雨侵蚀的院墙不高,却也阻断了姜妤探寻的目光。

她正在邻居门前踌躇着,单薄的木门忽地“吱呀”一声由内而外被人打开。

而院中景色也随之映入眼帘,里面的陈设简单和她所住的院子并无不同。

只是庭院久无人居住荒芜一片,墙角的那棵高大枇杷树已是院中唯一一抹亮色。

不,还有他。

面前这人虽衣饰简单低调,但那张脸却是难掩的俊朗,只可惜脸上那狰狞的疤痕看着有些吓人。

姜妤没想到他竟是今日在巷口问路的那个男子,一时怔然。

“姑娘有事?”男子率先打破了平静。

“我想问问郎君有关昀郎的事。”

听到她的称呼,男子微不可察地挑动眉梢,语调微沉:“薛令昀?他死了。”

姜妤不由蹙眉:“郎君莫要同我说笑。”

见她不信,男子侧身让她进院:“院中石桌上摆放的便是薛令昀母亲的遗物,你可亲自探看。”

虽是早已料到的结果,但姜妤却莫名的有些失落。

半晌,回过神来:“他母亲的遗物?那他的尸骨何在?”

“不知。”男子想了想,又道:“寡母去世,他精神恍惚失足落入江中,没有找到他的尸骨。”

“你是谁?与薛令昀有何关系?”

“我是他在青州订过亲的未婚妻子,姜妤。”姜妤敛眉欠了欠身子:“今日叨扰郎君了,我还有一问,他是在哪儿出的事?”

“未婚妻?”闻言男子垂下眼帘,意味不明地勾了勾唇角。

“江州。你既然是薛令昀的未婚妻,那他母亲的丧仪便拜托你了,你的身份比我更适合处理此事。”说着转身取来了桌上的包袱,不待她开口回应便交到了她手上。

男子说罢便合上门,显然是不打算再与她交流。

姜妤消化着薛令昀去世的消息,抱着包袱回到了家中。

包袱不沉,姜妤打开一看发现只有几件粗陋衣物和一个不大的瓦罐。

结合薛母去世的消息,那瓦罐里装的是什么已不言而喻。

“姜妤啊……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姜妤低头看着桌上的东西,不禁喃喃自语。

“算了,既然他已遇难,那你我当年的约定便提前作罢。”姜妤叹息着从梳妆台下的暗格中取出一张泛黄的信纸:“你的信我也无法帮你转交给他了。”

说着便举起烛台,烛火明灭不定,眼看着火焰就要舔舐上信纸一角,姜妤手上动作一顿。

“念在你当年帮我解决身份路引的情份上,我再帮你一次,且去江州看看再做决定吧。”

说完又收起信纸,靠在窗前沉思起来,江州离京城不远,不如跟着苏月凝一同前往,也省去了路途上遭遇贼寇的风险。

可苏家明日便要启程,她若走了等宋铭他们从狱中出来,寻不到她便会把气撒到阿芷一家身上,她们定然凶多吉少。

但蔡婆婆年迈,即便她能说服苏月凝带上她们赴京蔡婆婆的身体也吃不消。

更何况阿芷她们的家宅亲友都在泰昌,去了别处又要如何生活呢?不成,眼下她还不能走。

还是把宋铭一事解决了再离开,独自前往江州吧。打定主意之后姜妤心头一松,收拾一番便解衣睡去。

第二日一早,姜妤便收拾妥当出了门,准备去城门口看看。

城中百姓早早得知了苏家要在今日离开的消息,也都放下家中琐事赶来相送。

姜妤穿过人群,听着不时飘进耳中的赞美之辞,心中百感交集。

这场景,几曾何时她也经历过,只是那次她并不在人群之中,而是被簇拥的那一方。

不过那已是很久之前的记忆了,久到她都忘记了当时的情景是否也如今日这般和乐。

很快,姜妤便收回心绪,目光落到了苏家车队旁的苏月凝身上。

不同于之前在苏府时的随性,她今日特地梳了簪有珍珠翠玉的同心髻,化着时兴的珍珠妆面,身穿一件牙白抹胸外搭浅藕荷色对襟褙子,下着洛神珠色百迭裙。

行走间莲步款款,端地是一副温婉大方的大家闺秀模样。

不过所有的沉稳大方都在瞥见姜妤身影的那一刻破了功,在苏县令看不到的角度对姜妤欢快地摆了摆手。

两人虽相处不多,但脾性颇和,想到今日一别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了,姜妤心中一阵失落。

苏月凝见状,俏皮地眨了眨眼,还在胸前比划了一个姜妤看不明白的动作。

见苏县令与周围人快要话别结束,姜妤也收起心中离别愁绪对着苏月凝摆摆手,使了个眼色。

待苏县令与百姓说完回头便只看到了一个低眉垂目,分外温婉的苏月凝,只有她鬓边的珍珠步摇可疑地晃了晃。

待苏家的车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