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风向(一)(1 / 3)

纽约。

正午时分~

曼哈顿49街,ihapWolleny牛排馆。

大卫和马格·路德维斯、德文修斯·冯·斯宾塞,三人坐在一个角落里的餐桌旁,共同举起了酒杯。

三人共饮一杯之后,大卫拿起刀叉切下一块牛排放进嘴里,向斯宾塞笑道。

“你刚才提到教育的重要性,让我想起著名的哲学家、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

“他多年前出版的《经验与自然》,我虽然已经买了却没有抽出时间仔细阅读,感觉很遗憾。。”

“哦?”斯宾塞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大卫笑问道。

“你买他的书,是因为比较赞同他的思想和观点吗?”

“观点?”

“你指的是哪方面?”

“教育!”

大卫听到斯宾塞又向自己提出了一个新“考题”,认真思索片刻后,笑道。

“他提倡的部分教育理念,我都比较赞同。”

“比如他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生活这个名词,不仅包括物质的方面社会发展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也包括非物质的方面的社会制度、民族风俗和信仰、娱乐和职业等等。”

“它是这两个放米娜的体验的总和,也是人类全部种族生存发展至今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这样的社会生活,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经验、交流和传递经验的成长过程。”

“所以杜威教授认为,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育必须与儿童生活融合一体!”

“然后~如果我们再从教育即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把学校办成和现有社会制度一样的环境,以便从中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就是杜威教授对教育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观点~学校即社会。”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它虽然与现实的社会环境的区别很大,但对于心智逐渐成熟的孩子们来说,它把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目标性的分成若干部分和要素,让孩子们逐步、分阶段地吸收消化的过程,是非常有利的。。”

“从我走出校门、走出小镇来到纽约,心里对于没能上大学留下的遗憾,耿耿于怀。。”

“但是~”大卫忽然话锋一转,停下用餐的动作,看着斯宾塞说道。

“到底要读那些书有用,那些书根本无用,甚至是会让我构建一个错误的拟态环境,进而对某些书中强烈反对的人或事物抱有刻板成见。。?”

“不读书被人骗,读书被书骗。。”

“斯宾塞先生,你能告诉我应该怎么选吗?”

“呵呵~”

斯宾塞听到大卫能说出这样“警醒”的句子,脸上露出颇为惊讶的微笑,答道。

“有一句,被很多人奉为心灵鸡汤的名言~”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我认为,它的确是名言,却也是一句最卑鄙、最无耻的名言。”

“因为,它否定了许多人心中的良知、信仰和契约精神。。”

“它引导人们走向极端的自私自利,让人们心安理得的认为势利眼、冷酷无情、袖手旁观、麻木不仁,背叛、欺凌、勾结、阴险、相互算计等等,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

“约翰·杜威出生的1859年,恰好是达尔文发表名著《物种起源》的一年。”

“他出在一个中产家庭,从小就非常聪明,很顺利就进入了佛蒙特大学学习希腊文、拉丁文、解析几何、微积分和哲学等课程。”

“大学毕业后他继续研究哲学,并在全国哲学学术论文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收到了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系的邀请。。”

“约翰·杜威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是在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短暂任教两年,又前往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系、心理学系和教育系主任,并兼任该校教育学院院长。”

“但他在芝加哥大学任职期间,与校长威廉·哈珀等人产生了巨大分歧,很快就离开了芝加哥大学,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工作。”

“一战爆发后,有部分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专家学者们,为了躲避战火纷纷背井离乡来到纽约,加入了哥伦比亚大学。”

“当时的哥大是全米国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高等学府之一。”

“约翰·杜威,凭借着他在教育界和文化界积累下来的威望,吸引了无数来自东西方各国的学生,让他在国际上与日俱增。。”

斯宾塞先生端起红酒杯向大卫示意,眼睛微微眯起,欣赏着他脸上露出的惊讶和思索,笑着继续说道。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