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人性虚伪(1 / 2)

世子无敌 以礼河畔 1048 字 1个月前

听见赵韵的叮嘱,张玉咧嘴笑着点头:“殿下放心,末将省得。”

“去吧!”

赵韵摆摆手,走到杜渊的轮椅后面,推着他的轮椅,缓缓朝城楼另一侧而去。

张玉也不拖沓,立即唤来亲卫吩咐几句,开始行动起来。

轮椅的轮子压在条石砌成的城楼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杜渊侧着头,看着城外的风景。

尽管城外的风景被墙垛挡掉了大半,但他依旧看得很认真。

赵韵静静的在后面推着轮椅。

一路上,不断的站在城墙上值守的将士朝二人行礼问好,但两人都没有说话。

不知不觉,二人便来到的山海关东面罗城的城墙上。

罗城,与翼城,瓮城一样,是山海关内城中之城。

整座山海关,主要由东西两座罗城,南北两座翼城,南北两座瓮城,以及剧中的靖边楼六个部分组成。

其中,罗城的主要用途,乃是作为军营与仓库。

整个山海关,存放物资的库房和将士的住所,都在东西两个罗城之中。

翼城,则是对敌所用,北面的翼城防备关外的敌人,南面的翼城防备关内的敌人。

而瓮城,则是敌军势大之时,用于伏击或者展开巷战所用。

除了靖边楼之外,山海关其他的组成部分,俱是为战争而生,历史上,这座城还从未被外敌攻破过。

杜渊坐在轮椅上,默默的观察着这座完全为战争而生的城池,眼中带着某种唏嘘之色。

走到罗城城墙的转角处时,杜渊淡然道:“还是继续逛逛城楼吧。”

赵韵顿住脚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推着轮椅掉头,朝来时的路继续缓缓的走着。

杜渊侧过头,继续看着关外,他低声问道:“赵韵,我没见过草原,我听说草原上的夏天很美,绿野茫茫,无边无际,你在边疆三年,去草原上看过吗?”

闻言,赵韵不由得微微一笑,回道:“我也没去过,赵庸不准我去,不过,我大概知道草原是个什么样子。”

杜渊回过头,笑问道:“什么样子?”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赵韵缓缓念出记忆之中的那首《敕勒歌》,旋即笑道:“这是流传在草原上的民歌,草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杜渊听完,不由得闭上眼睛,反复呢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他反复呢喃了好几遍,再度睁开眼睛时,眼中已经充斥着茫茫杀意。

“草原人占据了那么美的草原,竟然还时刻惦记着我中原大好江山,该杀!”

这话一出,赵韵不由得一愣,而后忽然乐了。

因为杜渊这句话,让他想起了当初在岐州时和聆珑的谈话。

当时聆珑说夏人占据了最富饶的中原,元人却生存在环境恶劣的草原上,这不公平。

没想到现在轮到杜渊,杜渊竟然也觉得不公平起来。

关键在杜渊嘴里,草原反而还成了好地方。

赵韵乐不可支地问道:“大兄以为,这不公平?”

杜渊一脸认真地回道:“当然不是!”

“哦?”

赵韵诧异道:“既然不是不公平,那是什么?”

杜渊回过头,一本正经地反问道:“你说,为什么自古以来只有草原南下侵饶我中原疆土,我中原王朝却从未想过将草原纳入治下?”

赵韵的笑容僵在脸上,难以置信道:“你再说一遍。”

杜渊皱眉道:“草原那么美,难道不该成为我中原王朝的疆土吗?”

看着杜渊认真的表情,赵韵忽然感觉自己被雷了一下,因为他发现,他竟然不懂杜渊说这些话的逻辑在哪。

“北元能够侵袭我大夏,我大夏怎么就不能侵袭北元?

“这不合理。”

“那么美的草原,就该由我夏人去守护。”

杜渊一本正经的说着满是强盗逻辑的屁话,眼中陡然迸发出志在必得之势。

他沉声道:“赵韵,将来你要是当了皇帝,我一定帮你拿下草原。”

“寇寇可往,我亦可往?”

赵韵有些不太自信的呢喃出那句千古名言。

杜渊顿时眼睛一亮,点头道:“是这个理,自古以来,都是我中原王朝防备北方异族,千日防贼,何其愚蠢也。”

赵韵沉默一瞬,忽然说道:“你要是和聆珑在一起,一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什么意思?”杜渊微微皱眉问道。

赵韵一本正经地说道:“因为你俩都坐轮椅,而且都具有很强的强盗逻辑。”

闻言,杜渊不由得诧异地抬头与赵韵对视,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