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经典的赏析(1 / 2)

第00章经典的赏析在乡间小学的插曲,叶知秋和虞采薇并没有放在心上。两人所参观的小学,有一个公众号,平日里一般用来发一些比较官方的。负责公众号运营的,就是今天那位女教师,当天叶知秋和虞采薇唱歌的时候,她是有将完整视频录制下来的。当天晚上,公众号就发布了一篇关于两人到访学校参观、献爱心与小朋友互动之类的推文,并且附上了视频。这个公众号关注的人不多,平日里发的文章一般也就不到00阅读量,因此文章发出后一直没什么热度,直到被某个网友发现,接着转发到微博。网上,“叶知秋”和“虞采薇”两人的名字,本就是热度极高的搜索关键词,很快越来越多的网友刷到了这个视频。接着,视频的播放量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评论数也很快便突破了0。“”“原本以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公益视频,结果居然唱了两首新歌”“《萤火虫》好听,虞采薇真的是女神啊!”“她唱这首歌的时候,我都感觉她在发光!”“不是...这两首随便就拿出来的歌,质量也太高了吧”“叶知秋这首《童年》...听哭我了。”“一名0后大叔,不是谁的粉丝,在别人推荐下打开了这个视频,然后《童年》已经循环听了五遍,听得泪流满面。这首歌的词,真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童年回忆的真实写照,往事如烟一去不复返,回忆的点点滴滴,一切都太怀念了。”“同样,想起了小时候贫穷又快乐的童年,村子里的大槐树,一毛钱的辣片,两毛钱的冰棍,割稻时手被划破贴上的创口贴...”“这首歌绝对被低估了,虽然出现的场合似乎有点‘随意’,但绝对是一首经典!”......网上,关于叶知秋和虞采薇的视频还在发酵,已经渐渐登上了热搜。与此同时,华海传媒大学。阶梯教室中,音乐教授刘民康正在给学生上《流行音乐鉴赏》课。作为国内音乐界德高望重的大拿,刘民康的公开课一直都是爆满的,能够容纳300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流行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型,相较于古典音乐,它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简单易懂、容易引起共鸣。”“在鉴赏流行音乐时,我们一般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讲台上,刘民康用手写笔,在投影屏上写下“词”、“曲”两个字。“首先是‘曲’。曲又可以分为旋律、编曲。”“旋律是一首流行歌曲最容易引人入胜的部分,旋律的优美程度直接影响着歌曲的可听性。一个好的旋律能够轻易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通过不断变化的音高、节奏、重复的乐句等元素来增加听众的兴趣。”“同时,旋律也需要简单易记,容易让人记住并跟着哼唱。现在网上有种说法,说一首歌曲‘洗脑’,其实就是指歌曲的旋律简单易记,传唱度高的歌曲大多有这个特点。”说到这里,刘民康提问道:“这一点,有没有同学能举几个相关的例子。”讲台下方,立刻有同学举手大声回应。“《小苹果》!”全场响起一片哄笑声,刘民康在音乐软件上搜索播放后,笑声更热烈了。《小苹果》这首歌,是叶知秋刚出道不久时,在某档综艺节目上首唱的,当时还爆火了好一会,但凡听过这首歌的人,都能哼那么两句。“的确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还有吗”刘民康微笑道。“《恭喜发财》!”又有人大喊道。背景中,歌曲旋律与叶知秋的歌声响起。【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发财!】喜庆的旋律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不断有学生报出歌名,其中不少都是叶知秋的作品。“《霍元甲》!”“《》!”“《青花瓷》!”“看来不少同学喜欢叶知秋的作品啊。”刘民康面带微笑,继续讲课。“除了旋律,编曲也是流行音乐中不可忽略的因素。编曲是指对旋律和歌词进行音乐上的处理和安排,通过运用合适的乐器、和声、节奏等元素来丰富音乐的表达形式,让歌曲更加耐听、丰富多彩,突出音乐的艺术性。”“说到这里,我要引用一首近期很热门的作品。”刘民康操作电脑,众人好奇间,不多时,教室中一道熟悉的旋律响起。“《以父之名》!”现场众多同学立刻反应过来,气氛更加热烈。“没错。”刘民康微笑道,“前不久叶知秋新专辑中这首作品在编曲方面极具代表性。”“贯穿全程的元素很丰富,节奏、旋律、层次立体,深度也很足,利用编曲将歌词与旋律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整首歌曲的画面感极强...”众多学生听得认真,随着刘民康的分析,不少人眼中逐渐亮起“恍然大悟”般的神色。有的歌曲,之前一直都听说牛逼,但当真正去剖析、了解后,才会发现原来...它是真的很牛逼。分析完《以父之名》,刘民康用笔点了点屏幕上的“词”字。“除了曲之外,便是词。”“歌词也是流行音乐鉴赏的重要方面,它通过言语的方式传达歌词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好的歌词能够通过简洁的表达方式打动听众的心灵。”“目前,在世界流行乐坛中,一般是将旋律摆在第一位,但在华夏,情况有点特殊,我们往往更加‘重词’。”刘民康用笔在“词”字上画了一个圈。“这并不是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而是由华夏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博大精深,语言本就是我们的优势。”“古时的乐府诗集,词等都是以唱的方法来表达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方法的局限,保存下来的只有文字,曲早已不知所踪。”“我们会因为歌曲抓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