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天府世子(1 / 2)

小梨姑娘站在一旁,双手交叠在身前,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白羽看着她,轻声问道:“小梨,你也知道种地的事?”

小梨微微一愣,然后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回忆。她咬着嘴唇,缓缓说道:“我以前服侍的丁家,有大片的田庄。那里种稻子,每亩地能产出四百多斤粮食。对于主家来说,这已经是很满意的收成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是这种满意,也只是对于主家而言。对于田庄里的佃户们来说,上交了主家的粮食后,剩下的勉强能够维持生计。若是碰到灾年,甚至可能还要因此负债。”

小梨的眼中闪过一丝忧伤,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与父母分别的时刻,她当年就是因此被卖到丁家当丫鬟的,清晰地记得分别的时候,父亲曾对她说过:“要是庄稼以后产量能翻一倍,达到八百斤那就好了。那时候,恐怕就是天下种田人的盛世来了。”

白羽听完小梨的讲述,摇头一笑,与夏芷安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深意,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小梨有些不明所以,疑惑地问道:“我说的不对吗?”

白羽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对也不对。粮食产量提高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制度不改变,即便产量再翻一倍,甚至达到一千六百斤,种田的人该穷还是穷。”

“啊?”小梨愣住了,“为什么?”

白羽道:“因为主家需要你们这些佃户定在土地上。如果你们个个都赚了钱,家里剩下那么多的余粮可以拿出去卖,慢慢有了资本积累,那会不会也想着买地?买了地之后,你们种的就都是自己的了。除了朝廷的赋税之外,就不用再交粮给主家了。那主家怎么办?丁家的小姐、袁家的少爷他们吃什么?总不可能让他们亲自下地吧?”

小梨姑娘听得目瞪口呆,她以前从未往这方面想过,也从来没有人跟她说过这种道理。

她喃喃道:“所以,哪怕我们能收到八百斤粮食,主家也一定会想办法让我们还是只剩那么多。总之就是不能让我们富起来,也不能有除了种田以外的营生。”

白羽淡淡地点了点头:“穷的农民才是好农民。”

听到这话,小梨姑娘半天没缓过神来。她似乎被这冷酷的现实给吓到了,有些不愿意相信,但是又不能不信。她默默地坐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与此同时,在天府之地的王府中,两个年轻人坐在装饰华丽的房间内,相对而坐。

夏文逃难至此,而坐在他对面的,是天府王的世子王寒,他长得又黄又瘦,但一头浓密的黑发却为他增添了几分精神。

房间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夏文率先打破了沉默,关切地问道:“世叔的病情怎么样了?”

王寒神色阴郁地摇了摇头,“不太好,但还能坚持。”

夏文眉头紧锁,他知道王寒的担忧不仅仅是因为天府王的病情。他直视着王寒的眼睛,“你在担心什么?”

王寒抬起头,目光与夏文相遇,缓缓说道:“夏兄,你何必明知故问呢?当年我父王可是对你们萧齐王府极力支持,结果呢?现在女帝已经下旨让我父王进京了,我父王因病去不了。假如我父王病逝,那你说你们的女帝会怎么做?”

夏文听到这话,心中一震,“寒兄,当年如果不是我父皇的支持,你们天府王的爵位恐怕早已不保。如今跟我说这话,似乎有些忘恩负义之嫌啊。”

王寒闻言冷笑一声,“夏兄此言差矣。我们两家本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形势如此,所以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王兄请讲。”夏文拱手。

王寒说道:“女帝已经下旨让我父王进京,这显然是对我们天府起了疑心。我们与萧齐王的关系,有心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而女帝夺回京城之后,她的首要任务肯定就是找你,不然她怕是寝食难安。”

夏文听后,点了点头,“那是自然。”

王寒继续说道:“如果这个时候,我父王去世,你觉得女帝还会继续册封我为天府王吗?恐怕不会再给我继任的文书了吧。”

夏文皱了皱眉,“你想怎么样?”

王寒深吸了一口气,“夏兄,我们天府王家为了支持你们,如今也算是到了这个地步。这个时候,大家就不要藏着掖着了。除了坚定造反,割据一方,恐怕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夏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既然是这样,”王寒接着道,“造反之后扯什么旗,想必夏兄也想好了。”

夏文眯起眼睛,“自然是你们天府王的大旗。”

王寒却冷笑一声,“如果是这样,那这个反我们也没必要造了。干脆束手就擒,等着朝廷发落就好了。”

夏文一愣,“你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简单,”王寒沉声道,“要造反,大家就孤注一掷。你作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