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见面会(1 / 2)

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柔和地洒在鸿鹄园中。

这座位于苏州的园林,虽然没有京城宫殿的宏伟气势,却以其独特的江南韵味,别有一番风情。

池塘里的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有几只锦鲤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曲径回廊间,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仿佛每一步都旋在佳人的裙摆之上。

今日,鸿鹄园的一处花园被特别布置了一番。空地上摆放着几张古色古香的桌子,上面陈列着各式精美的点心和饮品,看似一场自助餐和冷食会,实则是女帝特意为接见苏州官员而设的别致场合。

女帝夏芷安身着一袭紫色衣裙,端坐在主桌旁,她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陪同在侧的工部尚书蒋英和刑部尚书渠乾,虽然是后来赶到的,但也迅速融入了这场别样的朝会。

“陛下,苏州府尹郭江率苏州官员,前来觐见。”随着内侍的一声通报,郭江等一众苏州官员纷纷上前行礼。

“免礼平身。”女帝的声音柔和而威严,“今日朕设此小宴,意在与诸卿共商苏州事宜,不必拘泥于形式。”

这个形式确实比较特殊,有点类似于自助餐或者冷食会,从来没有哪个皇帝以这种方式来朝见过群臣,因为这种方式不利于表现皇帝的威严。

但夏芷安喜欢这种流传于北疆的一些形式,觉得没有那么拘谨,而是比较自由,夏芷安现在的思想和行为明显有了北疆的烙印,那就是明显更加重视效率,以及实用主义精神。

郭江率先开口:“陛下,苏州今年粮食丰收,养蚕及纺织业也发展迅猛,百姓安居乐业,实乃陛下洪福齐天。”

这就算是开始汇报工作了,过江是郭家的人,也是小四姐这边有力的支持者,当然他也是传统世家力量的代表,说起来跟夏芷安 和白羽对未来的规划是有矛盾的。

不过女帝这次的重点不在郭家,其实也不在苏州,所以她也无所谓,再多针对什么。要是借着这个机会,再把信号放出去一些也就行了。

夏芷安微微点头:“郭府尹治理有方,功不可没。朕希望苏州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

蒋英接过话茬:“陛下,苏州城的防水和改造工程也进展顺利,城墙加固,排水系统完善,可保苏州百姓安居乐业。”

“很好,”夏芷安表示赞许,“工部的工作做得细致入微,朕心甚慰。”

渠乾则关心起了交通问题:“陛下,金陵乃我朝重镇,苏州至金陵的官道是否可以拓宽?以便运送物资和人员。”

夏芷安沉思片刻后回答:“此议甚好,着令工部与刑部协同,考察官道拓宽之可行性。”

女帝夏芷安跟工部尚书、刑部尚书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苏州府尹郭江他们啊,都弄得紧张兮兮的——刑部尚书连官道问题都开始操心了,这不摆明了迁都金陵的事儿有戏嘛!

大家心里就琢磨了,看这架势,迁都金陵的消息怕是八九不离十了。刑部尚书都亲自出马,还要插手工程啥的,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代表陛下对这事儿超级上心啊!

感觉这是在敲打他们,谁要是在这件事情上不配合,那刑部尚书就直接拿人了!

这一来,苏州的官员们就开始活络了,有个胆儿大的就试着提了一嘴金陵:“陛下啊,金陵可是龙兴之地,现在经过战乱,盛况不复从前,朝廷是不是该多关注关注?”

女帝听了,就笑了:“朝廷怎么会不重视呢?朕都亲自跑这一趟了,金陵的地位当然不一般。你说得对,那是龙兴之地,朕心里早有打算了。不过啊,金陵要发展,苏州和其他地儿也不能落下,咱们得一碗水端平,都是朕的子民嘛!”

这些话一说出来,官员们都挺满意的。虽然女帝没明说,但话里话外都透着那么个意思。毕竟事儿还没最后定下来,总得给陛下留点余地吧,当官的也得懂这个道理不是?

这时候,又有个官员拐弯抹角地问:“陛下啊,我等在苏州为政,每日夙兴夜寐,深恐有负皇恩,不知道陛对苏州有啥具体的打算呢?”

这个苏州官员可真是聪明绝顶,他问的问题看似关心苏州,实际上还是在旁敲侧击地打探金陵的消息。

如果金陵真成了国都,那苏州的地位可就得水涨船高了。毕竟,苏州作为金陵旁边的第一重城,未来的规划肯定是大有可为的。

夏芷安女帝闻听此言,颔首赞许:“所问甚是中肯,足见卿对苏州之深情厚意。吾辈均应绸缪牖户,以迎苏州之昌盛未来。”

她稍作沉吟,继续道:“苏州今日之繁荣,已属难能可贵,然尚存极大潜力。诸位且看,今苏州与京城之间,唯赖运河一脉相连,而官道久已失修,破败不堪。此等状况,岂非阻碍商贸之流通,有碍人民之交往?更何况,苏州之产业,诸如丝织、良实及手工艺等,均应向四方市场展翅翱翔,而非局限于一隅之地”

大家一听这话,心里就都有数了。心里激动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