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有权不用(1 / 2)

白羽和宝宁两人挤在马车里,埋头于设计图纸和草图中,而宝萱则开始了她日常的巡店工作。

“萱记”在京城可是风头正劲,扩张势头迅猛。宝萱主打的是成衣百货,总是能做出新鲜玩意儿来吸引顾客。这不,短短时间内,“萱记”已经在京城开了六家店铺。

这六家店,散布在京城的各个角落,每一家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销售策略。宝萱不会一次性把所有店都逛完,她总是分时间、有计划地巡视。今天,她的目的地是城西的一家和城南的两家店。

京城西边和南边,那可是达官显贵们住的地方,他们出手阔绰,消费能力强,所以这两块区域的店铺利润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而城东和城北,更多的是寻常百姓家,虽然单笔利润不高,但胜在薄利多销,销售额也是相当可观。毕竟,京城这数百万人口的大市场,一个城市就相当于整个北疆了。

说起“萱记”的商品,那可真是不愁卖。现在的市场完全是卖方市场,这么多年抑商政策下来,物资还是比较紧张。但好在北疆的生产能力强,正在迅速填补市场空缺。

巡视完一家店铺后,宝萱回到马车上,秀眉微蹙,显得有些忧虑:“白大哥,京城人口虽多,但我感觉大家的消费能力还是太弱了。经过夏斌军管和这些年的战争,百姓的财富被消耗得很厉害。现在生产却一点没减速,彩屏都忙不过来了,我们开始在京城雇人。可我就怕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一两年市场就饱和了,那该怎么办呢?”

白羽听了,意外地看了宝萱一眼,心想这丫头不简单,已经能看出产能过剩的问题了。

即便在未来,华夏还会深受产能过剩的困扰,甚至成为世界工厂,但对于现在的北疆或大乾来说,外部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跟大乾的市场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换句话说,出口基本没戏,还是得靠内循环。

而内循环的关键,就是让老百姓兜里有钱!

白羽微微一笑,说道:“你皇姐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而且她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了。”

宝萱一愣,“真的吗?”

“我们给修铁路的工人发那么高的薪水,是为了什么呢?”白羽淡淡一笑,解释道:“当然是为了让他们有钱消费啊!虽然现在修铁路的只有三万人,但未来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工坊。比如你们的萱记,你和彩屏在这里开厂招工,就给工人多发点钱,他们不就有钱消费了吗?如果其他工厂都像萱记这样,市场不就做起来了吗?”

“可是这样成本就提高了呀!”宝萱有些激动地说道。

白羽看着她那副认真的样子,觉得好笑,“要不,你让你皇姐下道圣旨,让所有工人去萱记做工就像服徭役一样,不用给工钱,只要管他们吃饱不饿死就好。这样,你的成本不就是最低了吗?你为什么不试试这个办法呢?”

宝萱咬着下唇,低头道:“我皇姐肯定不会答应的”

“哦?”白羽挑眉看向她,“你的意思是你皇姐如果答应,你就真的会这么做?”他心里想,这丫头的想法可真是有点危险啊。

人们都说资本家剥削工人,但白羽知道,真正的狠角色其实是权力。如果说资本是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那权力可就是从古至今,整个身体都浸泡在血水里!

他深吸了一口气,严肃地对宝萱说:“宝萱,赚钱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赚钱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如果我真的只为了赚钱,那我不用这么麻烦去做生意,直接让胡彪他们带兵去抢就完事了。但那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宝萱沉默了,没有再出声。

白羽则继续道:“如果按照那种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逻辑去玩,那我现在就应该放弃商业,直接去抢好了。谁拳头大,谁就说了算,不是吗?”

“但如果我这样做,为了最大化我的利益,我就应该让其他人越弱越好,让老百姓都乖乖在土地上劳作,只敢给我种粮食,像牛马一样被我豢养。我为什么要费心去发展商业呢?”

他看了一眼宝萱,只见她若有所思。

“历史上的那些明君,他们就是这么做的。”白羽接着说,“别以为古人比我们笨,他们聪明着呢。他们基于那套弱肉强食的理论,做出了他们认为的最优选择。但结果呢?”

他摊开手,“最后不都被推翻了吗?‘天街踏尽公卿骨’,他们的后代死得多惨啊。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玩法只会导致国家越来越弱。虽然每个朝代初期都会恢复一些生机,国家也会变强一些,但这种变强是有限度的。那种把老百姓都绑在土地上的制度,根本无法支撑国家持续强大。到了一个临界点,国家就会开始衰落。”

“可能因为一场天灾,或者内部起义、兵乱,或者外族入侵,总之,这个朝代就没了。前朝就是这样灭亡的,如果我们不改变,还是老样子,那么大乾以后也会步前朝后尘,北疆也会再次陷入贫穷。这难道是你想看到的吗?”

马车里,白羽的一番深刻见解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