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红底龙旗(1 / 2)

夏武率领残兵,仓皇而逃,欲摆脱匈奴铁骑的穷追不舍。他们穿平原、越河流,终至一处密林深山。此地地势险峻,林木葱茏,本以为可暂避追兵锋芒。

然而,就在他们稍稍松懈之际,匈奴追兵已悄然而至。马蹄声疾如骤雨,匈奴勇士自四面八方汹涌而出,将夏武等人团团围困。

“誓死保卫将军!”夏武的亲卫们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挡在夏武面前,与匈奴人展开殊死搏斗。夏武亦拔剑而战,然敌众我寡,亲卫们相继倒下,以生命为夏武赢取一线生机。

夏武目睹亲卫们的惨死,心如刀绞,深知自己不能止步,必须尽快逃离险境。于是,他咬紧牙关,奋力向前冲去。

“王爷速走!”一亲卫舍身挡敌,为夏武争取了逃脱的机会。夏武趁机挣脱重围,一路狂奔而逃。匈奴人紧追不舍,呼喊声震天响。夏武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着,衣衫被树枝划破也浑然不觉疼痛。

直至确定匈奴人已无法追上之时,夏武方敢放缓脚步,回首望去,只见山林间弥漫着血雾与烟尘,那是亲卫们用生命换来的生机。一时之间,夏武悲痛欲绝、愤怒填膺。

夏武站立于山林之间深吸一口气,此时跟在他身边的人已经不足百骑了。

这时,夏武身边的一个亲卫急忙说道:“王爷,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快快离去,尽快赶到晋阳才能确保安全。”听到这番话,夏武点了点头,随即大声喊道:“走!”话音刚落,他的眼泪就禁不住掉了下来。

说起来,夏武这个人对待妻子冷酷无情,对百姓也缺乏仁爱之心,甚至对自己的兄弟都没有多少情义可言。

然而,他唯独对一直跟随在身边的亲卫们关系十分要好。一想到刚刚为了救他而惨死的几位亲卫,夏武的心中就感到十分难过。他抹了一把眼泪,两腿用力一夹马腹,骑着马向前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京城,夏文带领着八千萧齐王府的精锐亲兵,踏上了前往天府的征程。

他此行是奉了夏斌的圣旨,以太子的身份代天子巡察天下。除此之外,他还身负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将一份密旨亲手交给天府王夏涌。

夏文立于京城那巍峨的城门之下,身后是八千兵马,铁甲如鳞,刀枪如林。秋风轻拂,旌旗猎猎,战马嘶鸣,尽显肃杀之色。

他回头望着京城的城墙,双眸中透露出复杂的情绪,凝视着这座他生活多年的古都,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不知此生是否还能重返此地。

他轻叹一声,收回目光,思绪万千。忆起离京前夜,那些未能同行的妻妾们泪眼盈盈,他的心头不禁一颤。自此一别,他将如夏武一般,孤身踏上漫漫逃亡之路,前路茫茫,生死未卜。

夏文轻提马缰,催动胯下战马缓缓前行。随着队伍渐行渐远,京城那熟悉的轮廓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前方未知的征途和命运的莫测,一种难以言喻的孤寂与凄凉涌上心头。

与此同时,夏武也在另一条路上疲于奔命,他不及夏文那般从容,只能依靠着身边的亲卫们奋力突围。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与血迹浸透,脸上布满了灰尘与伤痕,尽显狼狈之态。

两兄弟虽各自踏上了不同的逃亡之路,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与内心的痛苦却是如出一辙。

与此同时,在京城以北的地方,夏芷安和小七沿着代水一路南下。

当他们看到前方的小城时,心中不由地涌起一阵激动。那里,正是位于代水南边的桃叶渡。虽然桃叶渡规模不大,但却是一处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地。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打开了通往京城瓮城以北的大门。

此时,桃叶渡驻守着大约三千名士兵,全部隶属于大乾的水师。而这里的统领,便是水军提督刘乾生。

夏芷安对这个人有着深刻的印象。当初,正是她亲手批下圣旨,提拔刘乾生至如今的地位。

然而,刘乾生并非夏芷安的人马,而是夏斌的心腹。这也是为何他会被委以重任,镇守在这桃叶渡。夏芷安当初曾试图拉拢刘乾生,因为在她父皇带她巡视江南海边时,刘乾生便在她父皇的水师中效力。可惜,刘乾生当时并未选择倒向她这一边。

一晃几年过去了,没想到夏芷安这次重返京城,碰上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刘乾生。

“陛下,我们已抵达桃叶渡。看对面悬挂的旗帜,以及之前传来的情报,此处的统领应是刘乾生。下令攻击吧!”小七激动地说道,终于回到了这个关键的地方,这段时间的压抑和愤怒仿佛都找到了释放的出口,小七现在希望能立刻打进京城,亲自砍下夏斌的狗头。

夏芷安却并未立刻下令,而是冷静地询问:“粱旅长那边有没有传来什么消息?”

小七回答道:“粱旅长传讯说,他们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我们的信号。一旦我们在江面上开炮,他们就会立刻穿插到桃叶渡的后方,切断敌人的退路。”

粱旅长,即是粱大牙。当初夏芷安和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