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猎猎战旗风之一(1 / 2)

白羽看着澹台听雪,眼神温暖:“真的,当然是真的,比珍珠还要真。其实我特别不喜欢打仗,就喜欢旅游。游山玩水,品尝各地小吃,观赏不同的民俗风情,这才是真正的生活。鬼才喜欢打仗呢,我宁愿这辈子以后都不再打仗。所以这种事情我尽量都不叫你们,哪怕打赢了,也不是什么特别开心的事。”

澹台听雪听着白羽的话,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说道:“好,那我等你。正好我可以布置一下我的百熙楼,等你打仗回来,让你来看戏。”

白羽闻言笑着点头。百熙楼其实早就建好了,但一直因为火车在运送军需物资而没有机会进行布置。

现在军需物资基本运输完毕,接下来就是从北疆运输各种商品到百熙楼了。而且目前电力设施也足够使用,可以一并给百戏楼做好通电和亮化工作。这样一来,等百熙楼开业时,必定会成为南阳城的一大标志性景点。

澹台听雪已经开始憧憬起百熙楼未来的景象来。她想象着楼内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场景;想象着戏台上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无数观众驻足欣赏;想象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想着想着,她的嘴角不禁上扬起来。

白羽在南阳城逗留了三天后,便率领着大军南下了。

这次他们行进的路线,与当年秦地流民逃往南阳的路线大致重合。旷野之上,万马奔腾,铁骑如龙,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要将这广袤的大地都吞噬进去。

路面上偶尔闪过点点反光,那是当年秦地流民逃荒时死在路上的白骨。岁月流逝,但这些白骨却依然在阳光下闪烁着凄冷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悲惨的历史。

军队中有不少士兵就是当年从这条路上逃荒过去的。如今他们已经变成了北疆军中的一员,身穿盔甲,手握利刃,威风凛凛。然而当他们再次踏上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路时,心中却不禁感慨万千。

他们想起了当年逃荒时的艰辛与恐惧,想起了那些饿死、病死、累死在路上的亲人朋友。虽然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那些记忆却依然刻骨铭心,仿佛就在昨天。

虽然他们现在的生活比在秦地时好了千倍百倍,家中亲人也在北疆扎根生活得安稳幸福。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和重新沿着这条路线去打当时驱赶他们的秦军,他们很多人心里还是感到害怕和不安。

不过幸好他们都是新兵蛋子,对于战场上的残酷和血腥还没有太深刻的认识。他们只需要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勇敢地往前冲就行了。而且军队里还有很多北疆军的老兵在担任着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务,在平时训练和生活中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

这些老兵大部分都经历过无数次战斗和生死考验,对于大乾朝军队有着深刻认识和轻蔑态度。他们认为大乾朝军队装备落后、训练不足、士气低落、战术呆板,根本就不是他们北疆军对手。这种自信和骄傲也多少让新兵们放下心来,不再那么害怕和紧张了。

就在白羽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南下之时,北疆的各路兵马也都纷纷行动起来。有的部队甚至比白羽还要更早一步踏入战场。

在更遥远的西边,尔罕率领的两万匈奴骑兵已经抵达了当年野骸台占领的边城。

这些边城曾经遭受过北匈奴的残酷屠戮,百姓几乎被屠杀殆尽,如今只剩下少量驻军在此坚守。然而,当这些驻军看到尔罕率领的匈奴骑兵如狼似虎地冲来时,他们吓得魂飞魄散,立刻弃城而逃。

尔罕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这几座边城。他的骑兵甚至没有开一枪、挥一刀,就顺利地占领了这些城市。然而,当他们进城之后才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座死寂的空城,几乎没有任何生气。

尔罕率领的匈奴兵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了北疆的繁华生活,突然来到这样荒凉的城市让他们感到十分不适应。他们在城中四处搜索了一番,却连一个人影都没有找到。

无奈之下,他们只在城中休整了两天,然后尔罕振臂一呼,率领着两万匈奴骑兵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了。

而在东边的鲁地,李玉在整军五日、充分准备之后,率领着六万禁军浩浩荡荡地南下了。他们一路高举着夏芷安的大旗,几乎没有遇到太多抵抗,就顺利地包围了金陵城。

当他们过江的时候,许多当地的世家大族已经提前为他们准备好了船只,使得他们能够更加迅速地渡过江面,直扑金陵。这一幕场景,仿佛是在预示着金陵即将易主的命运。

李玉一边包围着金陵,一边兵分两路,一路向东占领扬州,一路继续向南,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润州、常州,一直打到了苏州。他们的进军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就将整个江南地区纳入了囊中。

在这一路的征战中,李玉的禁军表现出了不错的纪律性,因为这次打出了夏芷安的帝旗,意义不一样,关乎民心,李玉必须严格整军。假如打着夏芷安旗帜的禁军,发生一些屠杀、抢劫、欺男霸女的事情,那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