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有福之人自是天之骄子(1 / 2)

行了,这下子成了,白羽心想,有师父这番阐述,那舆论可就厉害了。

白羽算是服了,他瞎掰了半天,净说些什么论语、荀子、孟子之类的话。看看师尊,一张嘴就是周易,上嘴唇下嘴唇一碰就是三皇五帝,伏羲女娲,跟师傅嘴里这些人比起来,自己说的那些就是小咖,完全上不了台面!

而谢青云已经傻了,师傅吹的比师弟还离谱!自己这些年学了什么?是不是本门有什么纵横之学的传承没教给他呀!难道本门其实不是孔圣传承而是鬼谷一脉?

澹台听雪则一脸茫然,心潮起伏,如坠五里雾中。她明明记得,白羽昔日对儒家思想嗤之以鼻,言辞间大有“弃如敝屣”之意。然而此刻,师徒二人却旁征博引,将儒家经典与现代政治理念水乳交融,娓娓道来,令人心悦诚服。这让她如坠云雾,怀疑自己是否出现了幻听。

她回想起与师傅上次的对话,自己那些“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想法,在此刻白羽和师傅的口中却变得“义正辞严”、“堂堂正正”。这让她惊愕不已,心中疑窦丛生,难道自己竟在无意中契合了儒家之真谛?

“师父、师兄,你们在说啥?”澹台听雪一脸茫然。

“没事啦,没事啦。”岑夫子摆摆手,“听雪啊,南阳皇室五代人中唯有你的儒学根基最深,为师甚慰。”

“哈?”澹台听雪吓了一跳,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师父,你说我的儒学根基深?”师父是在正话反说吧,这一刻她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没错,师妹年纪虽小,但自幼好学,又天赋惊人,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悟出这番治国理政之至理,实在是让人欣慰至极,此乃我儒家千年未遇之盛事,实在是可喜可贺!”白羽一脸笑容。

“我……有这么厉害?”澹台听雪眼睛张的老大。

岑夫子摆摆手,“行了就这样吧,回头我会写几篇文章,再去一趟儒学馆,我南阳儒学将兴啊。”

一直都从岑夫子那儿出来,回了南阳宫,澹台听雪依旧一副迷迷糊糊、如坠云雾的样子,“师兄,到底怎么回事儿?”她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满是困惑。

“师妹,师傅他老人家真是用心良苦,他甘愿牺牲自己的名声,来为你铺路搭桥。”白羽看着澹台听雪那茫然无措的小脸,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可是我明明对儒家思想大加挞伐,怎么转眼间就变成了儒学将兴的倡导者了呢?”澹台听雪依旧一头雾水,无法释怀。

白羽扭头看向澹台听雪,发现她昔日婴儿肥的小脸已然消瘦许多,下巴变得尖俏,显然这段时间的皇帝生涯让她备受煎熬、心力交瘁。

他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怜爱之情,轻声细语道:“师妹,你可曾听闻过‘寄生榕树’的奇谈?它巧妙地将种子附着于其他树木之上,借其养分生根发芽,最终茁壮成长,甚至将宿主树木紧紧包裹、最终吞吃、取而代之。这便是师傅他老人家的高明之处。”

澹台听雪闻言一愣,若有所思地抬起头来。

白羽继续说道:“师傅他老人家深谙‘借尸还魂’、‘鸠占鹊巢’之计策,并非意在颠覆儒家这棵千年古树,而是欲在其枝繁叶茂之处另辟蹊径、孕育新芽。如此这般,既能顺应时势、减少阻力就好像以前你听我给你讲过的仙侠小说,里面有夺舍的桥段,这便是师傅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啊!”

听到这里,澹台听雪恍然大悟、如梦初醒,一拍额头,道:“师兄,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你跟师傅真是好生阴险,狡诈卑鄙,竟然连夺舍儒家这么阴险的招数都想出来了,历害,实在是太厉害了!”

白羽脸色一僵,“师妹,你这是在夸我还是骂我?”

澹台听雪搞懂了之后,顾不上白羽了,喜上眉梢地自言自语:“妙!太妙了!原来可以这么干啊,让儒家成为我的助力,而非绊脚石,我竟然没想到,以前我真的是好傻的!”

白羽望着兴奋得近乎手舞足蹈的澹台听雪,心中暗道:师妹终是想明白了,有师傅写的那些文章造势,她如今可谓是如虎添翼,即便反对势力对其不满,恐也难以撼动她分毫。毕竟,澹台听雪手握兵权,又占尽舆论优势,只要南阳国民大会顺利召开,内阁便再难对她构成威胁。如此超然地位,实乃于南阳让人望尘莫及,实在是金身已成。

思及此,白羽对澹台听雪的运气也不禁有些羡慕,她歪打正着,或许真能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开创现代政治制度的先驱之一!真乃时也命也,有福之人自是天之骄子。

“行了,师妹,我们去吃饭吧。”白羽摸着咕咕叫的肚子,一脸无奈地说道,“今天刚下火车就被叫到师傅这儿了,跟师傅绞尽脑汁、引经据典,说得我口干舌燥、头晕目眩,现在真是饿得不行了。你都当皇上了,赶紧弄点御膳来给我填饱肚子啊。”

澹台听雪闻言,顿时笑得花枝乱颤:“哈哈,师兄,你这就说对了!我早就准备好了,这就带你去尝尝南阳宫的御膳,保证让你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