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白羽的想法(1 / 2)

白羽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能够极大改变他们通讯方式的东西——电话机。

虽然手机的发明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还为时过早,技术难度也过高,但是电话机,白羽认为以目前北疆的技术储备和工艺水平,完全有可能制造出来。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实现声音的远距离传输。当发话人对着话筒讲话时,声音会引起话筒内部的金属膜片振动,从而产生变化的电流。

这个变化的电流会被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远方。在接收端,电信号会被重新转化为声音,从而实现通话。

在历史上,电话机最早由贝尔发明。当时,贝尔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当导线的一端连接着金属膜片,另一端连接着电磁铁时,金属膜片的振动会引起电磁铁产生相应的电流变化。这个发现为电话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白羽相信,以目前北疆的技术水平,完全有能力制造出简易的电话机。虽然对于太远的距离来说,信号的传输可能会受到限制,但是对于近距离的通讯来说,电话机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首先,北疆的工业基础已经比较完善,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导线和电磁铁等关键部件。其次,北疆大学和电机工坊的技术团队在电磁学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基础,完全有能力解决电话机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最后,电话机的发明将极大地提高通讯效率,对于北疆的军事行动和民生改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羽一想到电话机的可能性,内心就充满了激动。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验证自己的想法,于是立刻出门,直奔北疆大学的研究中心。

白羽急冲冲地走在通往研究中心的路上,满脑子都是电话机的设计和制造方案,以至于完全没有注意到周围人的打招呼。

朱锦绣刚好从图书馆出来,怀里抱着一堆书,正准备去上课。她远远地看到白羽急匆匆地走过,于是大声地喊了一声:“师父!”然而,白羽似乎完全没有听到她的声音,继续往前走。

朱锦绣在风中凌乱了一会儿,看着白羽远去的背影,心中十分奇怪。

她了解白羽的性格,知道他只有在遇到重要的事情时才会如此专注和急切。难道师父又有什么科学发现了?朱锦绣心中暗自猜测。

作为白羽的弟子,朱锦绣一直是比较自卑的,在科技研发上面,她的天赋确实比不上宝宁,宝宁搞科研是真有天分和悟性,而朱锦绣在这方面一点成就都没有。

当然,白羽在这方面也没对他要求什么,人嘛,总是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和不擅长的东西。

宝宁这样的即便在后世,也算是小天才了,朱锦绣的特长不在这里,在搞教育,给人讲课上面,朱锦绣还是很有耐心的,她教出来的学生普遍成绩都不错,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这就已经很好了!

要知道朱锦绣可不是只教一门课,文学、音乐、基础的科学原理,都是她在教的,学生对她也都非常喜欢。

她具有天生的亲和力,去南阳做商品推介也完成的很不错,这一次她从南阳回来,甚至拉了两个以前同在百花楼的清倌人过来当老师,算是为北疆变相引进了人才,贡献很大。

不过,白羽不计较,朱锦绣并没有放弃。

她觉得自己作为白羽的弟子,如果不能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她决定跟上去看看情况。也许自己能帮上一点忙呢?即使只是打打下手,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朱锦绣抱着书,快步向研究中心追去,心中有些期待和好奇,不知道这次师父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锦绣?你怎么来了?”白羽看到朱锦绣,问道。

“师父啊,刚才我就喊你了,你急匆匆的也没理我,所以我就跟过来看看喽。”朱锦绣抱着书笑道,“师父,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发明?要不这次带我做一个项目?”

“你?”白羽一愣,“我想做一个远程通话的设备,涉及到电磁学的知识,这方面你的积累弱一点,你还是帮我把宝宁找来吧。”

“师父啊,找师姐当然可以,但是我也是你弟子呀。”朱锦绣抗议道,“你跟师姐一样样地发明,从自行车到火车,从电灯再到汽轮船,还有盔甲、散弹枪、电影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可是我一个都没有!都不好意思在外面说我是你的弟子了。”

“这样啊”

“师父,就带我做一个,哪怕我给你和师姐打打下手,递递东西、抄抄资料也可以呀。”朱锦绣道。

白羽一听,好像也是这么回事,自从自己收了朱锦绣为弟子之后,好像确实没教过她太多东西,这个师傅当的有些不太称职。

朱锦绣虽然没有宝宁那样的天赋,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让他跟着搞搞科研,了解一下科学管理的流程,以后把北京大学的科研实验室这边交给他管理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