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这是北疆?(1 / 2)

时间过得很快,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年前的腊八节悄然而至。

对于从秦地迁徙而来的流民们,如今已被称为新北疆人,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故乡的思念,更意味着春节的脚步渐近,新年的希望与团聚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

在秦地,腊八节是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

北疆原本对这个节日并不太重视,但随着秦地流民的到来,他们带来的习俗和文化渐渐融入了这片土地,腊八节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新北疆人们在家中熬制着香甜可口的腊八粥,红豆、红枣、莲子、桂圆等多种食材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他们还将蒜瓣浸泡在醋中,制作成腊八蒜,寓意着驱邪避疫,祈愿家人平安健康。这些传统的习俗不仅有利于新北疆人的融合,也让北疆原居民对这个节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节日对于民间融合很重要,白羽深知此点,他看到新北疆人带来的文化习俗逐渐在北疆生根发芽,心中倍感欣慰。

他鼓励北疆原居民与新北疆人一同庆祝腊八节,共同感受这个寓意吉祥的节日氛围。在他的推动下,北疆的腊八节庆祝活动越来越盛大。

北都府也举行盛大了的庙会,表演各种民俗节目,如舞龙舞狮、踩高跷、唱大戏等,热闹非凡。

而就在腊八节当天,宝萱随着商队的马车缓缓驶入北疆。

车轮滚动间,她的目光紧紧盯着窗外,双唇紧闭,仿佛在压抑内心的激动。突然,她猛地坐直身子,双眼瞪大,震惊地看着窗外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

“这……这是北疆?”宝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其实刚才见到的一些画面,已经让她有所预感,但此时商队接近北都,随着越来越密集的乡村和人群印入眼中,宝萱彻底震惊了。

朱锦绣和渠乾是过了接他们的,此时马车上,朱锦绣就坐在宝萱对面,看着她震惊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扬:“没错,这就是我们的北疆,宝萱,你也才离开一年,怎么就不认识了?”

“谁能想得到?”宝萱有些失态,她指着马车外的景象,“我们费心费力的去鲁地做生意,不就是因为北疆的人少,市场小嘛。谁成想白大哥他……竟一次搞了这么多人!”

朱锦绣道:“都是秦地招灾的流民,师傅和府主也是硬着头皮才接收下来的,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安置完毕,当时可真是吃了苦头,不过幸好师傅有办法,要不然把这些流民接收完,我们不死也得脱几层皮。”

想到当时的情形,朱锦绣还心有余悸,她还算好,毕竟在学堂里兼着老师,绝大多数时间都要上课,只在课后和假期的时候去帮忙,但即便如此也累得半死。

渠乾更是十几天没回家,朱锦绣实在忍不住了,去安置现场找到渠乾的时候差点没敢认!

直到后来白羽改进了安置方法,工作才轻松起来,而安置的速度却大大增加,效果也比以前更好,想到这里,朱锦绣就对白羽这个师傅更佩服了,同时觉得自己身为他的弟子实在是没学到什么本事,起码比宝宁师姐要差得远。

与宝萱一起回来的其他人也都兴奋得不行,小虎和小熊骑在马上,兴奋地四处张望:“看!那是新建的房屋!还有商铺和工厂!”

小熊结巴地说道:“我……我记得以前,这里只有荒地和野草……”

“变化真大!”小虎感叹道。

“是啊,简直简直不,不敢相信。”小熊结巴得越来越严重。

他们在北疆生活了那么多年,此刻都有一种不认识家了的感觉。

马车里,宝萱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撼:“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北疆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白大哥真是太能折腾了,锦绣姐,你们这次接纳了多少流民?”

朱锦绣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自豪:“超过四百万,加上原来的人口,现在北疆有六百多万人了,真是难以置信!”

”六百万!“宝萱震惊得差点没从马车上跳下去,“白大哥这是把秦地都搬空了吗?这样一来,秦地还能剩几个人?”

朱锦绣一耸肩,“我哪知道?我又没去过秦地,但从数量上来看,想来也剩不下什么人了,以前都形容北疆是鸟不拉屎,我看如今这秦个字用在秦地恰到好处。”

“不对,不对。”宝萱默默心算,顿时反应过来,“不对,你说接纳了四百多万流民,而北疆原先人口不足百万,两者相加应该是五百多万吧,怎么会变成六百多万?”

朱锦绣道:“北方的匈奴人来了呀。”

“匈奴人?”宝萱一愣。

“师父在南阳的时候,杀了北匈奴的单于,哦,之前你们刚去鲁地的时候,师父北上把东匈奴灭了”朱锦绣淡淡道,“几个单于都死了,这样一来,匈奴就是一盘散沙,后来龙神教传了过去,就不断有匈奴部落南下投靠,入冬以后更是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来了几十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