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女帝细思恐极(1 / 2)

澹台听雪勃然大怒,“放你的狗臭屁!”

这话一出,整个太和殿里一片安静。

“咳咳……”澹台听雪自知失言,红着脸道,“我的意思是,坊间的议论也要拿到朝堂上来吗?而且这个理由荒诞不经,根本不值一驳!要说铁轨破坏风水,那也应该是北疆,如今我们不见北疆的流民,真反而见到大乾的了呢?大乾也没修铁轨!”

下面那个官员顿时语塞,澹台听雪这话驳得很有力度,让他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了。

老户部尚书瞪了他一眼,心想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家伙,转身对澹台听雪继续奏道:“陛下,风水之说暂且不提,如今预期流民还要大量涌入,我们此时得采取一些措施了,需要沿途设兵堵路,阻止流民大规模进入,此外还要清查粮仓田亩,归拢粮食,此时铁道工程我看可以稍缓……”

“不行,不行!”澹台听雪直接摆手,“流民要来,就让他们来嘛,堵着路干什么?我们又不是没有粮食!”

想到这事儿白羽早就写信跟她说过,并做好了万全的安排,澹台听雪心中一暖,心想:“这家伙还真是一直惦记着我呢。”

她脸上乐滋滋道:“这些流民正好可为我所用,全部编入铁路修建队伍,如此一来,工程进度必然大大加快,实乃一举两得之美事!”

户部尚书闻言,急忙进言:“陛下,流民数量庞大,粮食问题如何解决?”

澹台听雪成竹在胸,从容答道:“爱卿不必忧虑,北疆已有粮食运来。银大人返程之时,已携带一批。另有粮草正在途中,不日即到。朕早已未雨绸缪,确保万无一失。”

太和殿内的大臣们原本肃然静立,聆听圣意。然而,当澹台听雪轻描淡写地提及早已对涌入的流民做出安排时,他们无不震惊。

初时,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瞪大了眼睛,紧盯着龙椅上的女皇,试图从她脸上寻找出一丝玩笑的痕迹。然而,澹台听雪的神情却异常认真,显然并非在说笑。

紧接着,太和殿内炸开了锅。

大臣们热议纷纷,议论声此起彼伏,仿佛一锅煮沸的开水。

陛下是如何提前得知流民涌入的消息,并作出如此周密的安排的?如此天灾,莫非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怎么可能?陛下怎会提前知晓此事?”一位大臣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是啊,这也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了。陛下竟然早有安排,实在是令人佩服。”另一人感叹道。

“”

一些人看着澹台听雪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震惊和疑惑,变成了敬畏。

坦白说,澹台听雪刚刚即位时,南阳朝堂对她的猜忌是很深的。

南阳儒门兴盛,对澹台听雪这位女帝登基本来阻力也极大。

澹台雄多年来一直担心这个问题,所以他不惜布局除掉了二王,就是为了在自己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澹台听雪能够顺利登基。

即便如此,也不容易,如果是在平常时期,澹台听雪要顺利登基,必然会面临朝堂和儒门所设置的各种困扰。

但偏偏她属于战时登基,一场兵祸,澹台雄仓促而死,朝堂诸官也死伤惨重,南阳的兵力耗损严重,谢青云执掌的兵权,再加上带着一千北疆军的白羽就在南阳宫旁边的别院。

此时澹台听雪登基,谁也无法给她设置阻碍,甚至澹台听雪顺势提出要修铁路,也顺利的过了朝堂,先皇遗愿是一回事儿,单身退敌,斩杀北匈奴单于野骸台的白羽还在南阳坐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南阳诸公不太敢得罪他,人家是北疆王,人家就带着兵在南阳,把这家伙惹毛了他一刀砍了你,找谁说理去?

而数月前,白羽已返回北疆,而南阳朝堂在历经数月的酝酿后,终于借着流民涌入的契机,准备向女皇发难。

他们图谋已久,欲借此时机一举停掉铁路修建,并进一步限制澹台听雪的帝权。朝臣们心照不宣,默契十足,似乎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女子当皇帝咱们也认了,反正先皇没有子嗣,但是要虚君治国,国家大事还是得我们来!

之前想的挺好,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澹台听雪仅凭一番轻描淡写的话语,便让他们的精心谋划化为泡影。

这位年方双十的女帝竟然早已成竹在胸,提前数月便着手储备粮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情和流民涌入的问题。

要知道,如此大规模的粮食储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采购、运输到储存,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

这意味着,数月前,澹台听雪便已经预见到了大旱以及随之而来的流民潮。

这样的深谋远虑和未雨绸缪,让朝臣们震惊之余,更感到了一丝恐惧。

细思恐极,实在是细思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