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学堂见闻(1 / 2)

夏芷安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学堂,忍不住道:“这里的环境太好了!”

她以前读书都是在皇宫里,有专门请来的老师教,还会有几个王公大臣的孩子一起做伴读,但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就四五个。

夏芷安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学堂,听着这一片朗朗的读书声,实在是让她感到心旷神怡。

这得有多少学生啊!

看着那连片的八个白墙大瓦房,夏芷安问,“这里有多少学童?”

开门的叫赵护学的老大爷得意道:“一共有八间教室,每间大概有五十来人,整个学堂有八百多个读书的孩子。”

“这么多!”夏芷安惊讶道,“可是这么多人在一起,能够学得好吗?”

白羽笑着解释道:“这是普惠教育,跟私塾那种贵族教育不太一样,但这两者并不冲突,甚至是互为补充,不过一个国家要发展,普惠教育应该是基础。”

夏芷安嗯了一声,但看她的眼神,白羽就知道她还没有完全理解。

这很正常,因为这个年代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普惠教育的,知识是被贵族垄断的,贵族垄断了知识也就垄断了向上晋升的渠道。

这跟地球上的华夏差不多类似,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除了朝代的更迭之外,生产力并没有质的飞跃,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低是根本原因之一。

“走,我们去教室看看。”白羽道。

众人向一间教室走去,大家的脚步都放得很轻,生怕影响到孩子们读书,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小七都是这样。

跟小八小九碰面之后,小七这几日一直比较沉默,今天一上午下来都没说几句话,听夏芷安说她们三个都在为李玉担心。

现在白羽得到情报说李玉可能在江南,小七把这个情报跟小八小九一说,她们都比较激动,李玉将军没死是一个好消息,但在江南想必也是危机重重,实在让她们三个放不下心来。

这间教室的门关着,但从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形,按照白羽的要求,学校的窗户都蒙了玻璃,窗明几亮,环境很好。

玻璃在这个年代可是皇室才能用到的贵重奢侈品,但生产大块玻璃的工艺在北疆突破之后,这里的玻璃便不再稀奇,只是因为这个年代的交通实在不顺畅,所以玻璃才没有流传到北疆以外更远的地方。

白羽透过玻璃窗向教室内看去,轻轻“咦”了一声,他发现在讲台上讲课的不是别人,正是跟他一起从南阳回来的朱锦绣。

他顿时有些汗颜了,把朱锦绣带回来以后,他吩咐了一句,就没管了,只顾着自己突破,还好老徐比较靠谱,把朱锦绣安排在这里教书。

这个安排十分妥帖,朱锦绣是南阳的学政之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一个人当老师就能顶好几个,把她安排在这里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徐岸不愧是相门之后,行政事务能力极强,有他在真是帮白羽省了不少的精力。

白羽虽然是穿越过来的人,有着很多的先知经验和科学知识,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人,要发展好北疆这么大一片地方,仅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哪怕他是孙悟空,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有能力强的人帮忙至关重要。

不管在什么时代,人才永远都是最宝贵的!

讲台上的朱锦绣穿得很朴素,跟乐芳楼里的头牌形象完全不同,只是一件素色的长裙,头发简简单单地扎在脑后,但脸上容光焕发,眼睛里神采荡漾,看起来真有几分美女教师的风采。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诵。”朱锦绣笑容迷人。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朱锦绣的声音又脆又甜,这段话从她的嘴里念出来真是沁人心脾。

教室里的孩子明显被她的声音打动了,开始跟着一起念书,各个表情认真,似乎都被带入了小水珠的角色,正躺在圆圆的荷叶上一样。

夏芷安听到课文内容,诧愕问道:“这内容有些太浅显了吧?”

小七附和点头:“连我都听得懂。”

浅显?白羽看了一眼教室里那些七八岁的孩子,问夏芷安道:“你最初蒙学的时候,学的什么?”

华夏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学这些,怎么会浅?

夏芷安道:“先是《史籀篇》,然后便是《十三经》,以《大学》和《论语》为主。”

小小年纪就读这个?也不怕读傻了?

白羽心中腹诽,不过他看夏芷安不像读傻的样子,又想到宝宁和宝萱,估计有其妹必有其姐,说道:“那我估计这些书你也没好好读。”

夏芷安俏脸一红,说道:“因为我无需考功名呀,所以对这些不太喜欢。”

说到这儿她似乎觉得自己身为女帝,说不喜欢经史子集有些丢脸,连忙补充道:“虽然不太喜欢,但每次先生考教,我都是名列前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