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身份大白2(1 / 2)

可即使她是庆朝最尊贵的女子,但宫中大权早不在她手上。当年庆和帝登基,便将金册给了皇后,她只有尊荣,却没有权利。

所以当初楚玉出事时,她并不知情,是等第二日内侍报丧才知道的。

内侍说楚玉突发疾病而亡,她自然是不信的,宫中哪有什么突发疾病身亡的人。

而且走的那么快,楚玉年岁不大,平日看着气色也好,怎么可能突发疾病身亡!

虽说最开始不喜楚玉这样为人妇还爬上官家的床,让皇帝遭受旁人非议,还坏了名声。可是这几年相处下来,她觉得楚玉并不是旁人口中的狐媚子,相反,她温柔知理,也是真的为皇帝着想。

宫中能真正为她儿子着想的人太少了,她自然也跟着多了几分喜欢。

平日楚玉还会给她做糕点,陪她过来聊聊天,脸上挂着的不是刻意讨好,看得出来,她也是觉着宫中无聊所以过来陪她解解闷。

相处久了,她也盼着楚玉有个好的结果。哪怕不生儿育女,就安安心心的活下去。

那日她生气的去找皇后,皇后却指天发誓说这不是她做的,楚玉贵为宠妃,又没生孩子,她不需要也不会蠢到做这样的事。

等平静下来,太后便知皇后说的有理,宫中又不是没有旁的妃子受过宠,也没见就这样突然没了。

而且就算楚玉是官家宠爱的妃子,到了皇后这个年岁,已然多年无宠,又有两儿一女傍身,也没必要对她下手。

一想便心里暗暗心惊,她真的不知道她儿子是怎么想的,杀枕边人做什么?就算是他父皇,那个以暴戾着称的先帝,也没有杀自己妃子。

心里虽惴惴难安,却也没再去问庆和帝,毕竟她儿子到底是做皇帝的人,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楚玉人又已经没了,为死人去争,伤了母子和气,也没必要。

而且即使那日她知道了,她也无法让皇帝放弃不杀楚玉的想法。

这次老夫人魏氏来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谢琰,毕竟国公府人丁少,谢琰又确实少年英才。

不过按照那日内侍打听到的,行刑之人被动了手脚,谢琰又被丢在牢中大半个月不管,估计九死一生。

太后看着帖子,心中犹犹豫豫许久,还是决定召老夫人魏氏进宫。若是她们谢家能拿出让她动容的诚意,或许她会帮一把。

…………

翌日一早,老夫人的车驾便从谢府出发前往皇宫。

当日太后第一眼看到老夫人时,面上多了几分不忍,按理说,她这两年也偶尔见过魏氏,可这一次,却还是有些难受的别过眼去。

才短短几个月不见,她白发多了大半,面色蜡黄,步子颤颤巍巍,身上的诰命衣裳显得尤为宽大。

“快给国公老夫人上坐。”太后对着一旁的宫女说道。

老夫人没有吭声,只是结结实实的行了一个大礼,未语泪先流。

太后看着她这番模样,忽然心中也有些酸涩,原本的心理防线也被击溃了几分,她想起了老夫人的儿子,那位年纪轻轻就逝去的国公爷。

她们谢家,都是受了罪也不爱吭声的人家,有苦都自己往下咽,咽不下去也死扛。

十八年前,天子在京郊围场狩猎,太后和各宫妃嫔,以及一众官员带着家眷都浩浩荡荡的前往京郊。谁知到了中途,竟有一大批蒙面歹人闯了进来,冲散了队伍。

国公爷那时才刚过而立,作为京城兵马司,他负责那次狩猎外围的护卫。看到这样的情况,立马带人冲进来护驾。

可惜前来杀她们的歹人却越来越多,国公爷也在救驾时肩头为皇上挡了箭。

皇帝身边有许多护驾的人,她这边却没有那么受重视,眼前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侍卫和一群内侍宫女。

她当时还想着,自己儿子即位,她又稀里糊涂的当了这么多年太后,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这一辈子,也算值了。

可气势汹汹的刺客到她面前时,她又觉得无边的恐惧席卷而来。她不想死,她应该还要活个几十年。

国公爷却是第一个从皇帝身边跑过来为她挡下刀剑的,只是有些寡不敌众。

后来才知道是福王爷不满这么小的亲弟弟登基,又怕皇帝会下令杀他,毕竟皇帝已经杀了好几个亲哥哥了,所以他制造了这一场动乱。

眼看着围着她们的歹人越来越多,身边护驾的却几乎都没了,他便带她上马,往歹徒少的地方跑去。跑了一段时间,后面的人依旧穷追不舍,但还好让她们暂时摆脱了追击的歹徒。

因着担心马的声响容易暴露行踪,另外便是马可以转移追杀她们那些人的注意力。

到了密林中国公爷又弃马,背着她逃跑。

在那深山老林老林中,他沉默的背着她一步步的走,她看到他的脖颈盔甲上都是血,头发被树枝勾得乱糟糟的。

一路上,他不喊累也不喊疼,只是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