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端(1 / 2)

守星榆 珍珠琪小面片 1107 字 1个月前

回望这片历经数年战火、血流成河的土地,注视着无数青年舍生忘死保卫的国家,凝视着如今国泰民安的中原。一滴清泪滑过面颊,抬头仰望,夜空中繁星闪耀。

“爹爹、娘亲、哥哥还有余生,你们看见了吗?现在我们的国家终于站起来了,我们胜利了。”

——

“报”

“启奏陛下,山东传来急报。”

大周皇上阅毕山东急报,龙颜大怒。“这微末罂粟竟有如此威能,致使朕之百姓皆成瘾君子。实乃我巍巍大国之奇耻大辱。诸位爱卿,对山东罂粟一事,尔等有何看法?”

话声甫落,朝堂之上百官即议论纷纷。其嘈杂之状,与京城晨间喧闹之市并无二致。

安定王李峰奏道,“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此话一出,只见刚刚喧嚣的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李峰,乃安定王之后。651 年,其先祖曾与当朝圣上并肩作战,共平四方之乱,彼时安定王府在大周国的地位,无人撼动。然岁月更迭,新皇即位,对安定王府内的势力愈发忌惮。曾经车水马龙般的安定王府,如昙花一现,终难逃没落的命运。

待李峰成为新一代安定王时,安定王府早已风雨飘摇、支离破碎,仅依仗着往昔积淀的荣耀,才在京城博得一席之地。李峰虽壮志凌云,欲凭一己之力重振安定王府,然因在朝堂受尽百官排挤,不得皇上重用。久而久之,雄心也被埋没。现如今,只求自己一族人京城可以苟活于世。

“陛下,罂粟虽可入药,但其使用者皆会产生强烈依赖,在不知不觉中成瘾成性。且不说山东地区,单看京城百姓,就有千人为吸食一口罂粟卖儿卖女。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绝灭罂粟,重振我大周国威。”

话音刚落,朝堂上再一次传来一阵嘈杂。

部分从罂粟中谋利的大臣站出,言道“圣上,我大周国运昌隆,百姓安居乐业,岂是一颗微末罂粟就能撼动的?安定王此言实乃危言耸听。”

李峰驳斥道,“诸位许是太久未体察民情了吧。你们可去京城街上看上一眼,便知尔等眼中不屑一顾的罂粟,威力究竟如何?”

“安定王,本官常上街,京城内从未见到受罂粟所害的百姓。至于安定王所言之情形,下官不知是您是从何得知?”

皇上被朝堂上的争吵所扰,怒道,“肃静!尔等是将朕的朝堂当作随意叫卖的集市了?如此行事,实在有失我大国威严。”

“皇上息怒。”

“诸爱卿所言皆有理,此事朕自有决断。”

一月后,不知何故,大周国突颁禁罂粟告示。本应是举国庆贺的好事,然因禁罂粟的手段太过凶猛,对吸食者非打即关,更有甚者遭官吏活活打死,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而那些被士兵关押或打死的百姓家属,不知从何处得知禁止罂粟的法令是安定王李峰提出的,众人纷纷前往安定王府外诟骂。

有言“安定王唆使士兵当街肆意抓人,致使众多未曾吸食罂粟的百姓惨死。”更有甚者,称“安定王此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借机铲除朝堂上与自己作对的官员,以求得到皇上的重用”众人纷说众纭,各有各的想法。

但若是通透之人一看就会知道此等举措,背后必定有人操纵,不然不会短短一个时辰,就在京城上下传播开来。

此时,舆论的主人公安定王正在养心殿内遭皇上斥责。

“颁朕诏令,安定王心怀不轨,阴险狡诈,自今日起软禁于府中。”

此旨一下,百官皆嘲讽了起来。谁让安定王爱出风头的,如今的结果怪不得我们。

反观山东地区,其禁罂粟的成效比其他地区好太多了。毕竟,此地不仅百姓深受罂粟之害,甚至一些朝廷官员也难忍诱惑,吸食两口,最终倾家荡产。从840年到842年历经两年多的努力,罂粟从允许买卖和种植发展到了禁止在国内传播。虽然还是会有些商人为了钱财不惜代价从别国购买,但也比之前严厉了许多。

然而,就在众人还没感受到喜悦时。842 年,皇上驾崩,新皇登基。新皇屁股底下的龙椅尚未坐热,就被眼前这个棘手的问题愁的头大——国库空虚。面对如此困境,新皇无奈之下对罂粟的贩卖采取宽容态度。皇上的赞同让原本已初见成效的禁罂运动功亏一篑。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 856 年。一个寂静的夜晚,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悄无声息的越过了大周边境线,潜入了大周内部。这期间,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到来,更没有人预见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就在那个夜晚之后,大量的罂粟如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从原本的边境地区一路肆虐至大周国的首都,京城。

而这位当初对罂粟纵容不管的新皇,此刻也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但为时已晚……

养心殿内,皇上为此次突如其来的罂粟而头疼不已。

“皇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