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2 / 2)

赵梦成笑道。

王明憋不住说:“爹,你是不知道我们做的豆腐可受欢迎了,先给酒楼送了一百块,剩下的还没摆开摊子就卖出去许多,一会儿功夫就卖完了。”

王叔这会儿也不说做得太多了,拍着大腿说:“早知道该多做点,咱赶紧多泡点豆子明天用。”

赵梦成连忙拦住:“叔,不急,慢慢来。”

“挣钱的活儿哪能不着急,赶紧的。”王叔笑道。

“叔,这边我来就行,你们昨晚上也没好好休息,现在回去再躺一会儿,晚上咱再继续干。”赵梦成劝道。

王叔临走还在叮嘱:“多泡点豆子,阿明干得动。”

赵梦成想拦都拦不住,王家父子恨不得把自己当驴使唤,倒显得赵梦成这个正主不求上进。

好不容易送走热情高涨的王家父子,赵梦成才有功夫歇一歇,结果他前脚刚躺下,后脚后门口传来叫唤声。

“梦成,快出来,镇上的老爷找你。”是王婶的声音。

赵梦成赶紧披上衣服出去,一看,居然是王掌柜亲自来了。

“掌柜的,你怎么过来了?”赵梦成问道,“是不是送过去的豆腐有什么问题?”

王掌柜满脸笑容:“没问题,味道太好了,你是不知道那些举人秀才满口称赞,都说豆腐的味道赛过山珍海味。”

赵梦成一颗心落了地。

王掌柜拉着他说个不停:“赵老弟,你的法子果然好,昨天我先给镇上的读书人都下了帖子,一说品诗会这样的雅事儿,他们果然都来了。”

“来了瞧见你写的那副字,一个个都夸开了,我就趁机说诗里头的吃食店里头有,果然都说要尝尝味道。”

“这一尝味道都着迷了,还纷纷提笔要给豆腐作诗,如今酒楼里头都挂上十来副了。”

赵梦成一听就明白了,读书人都有攀比心理,在他那首诗抛砖引玉下果然上钩。

“那就恭喜掌柜了,经此一事,迎宾楼定会客似云来。”

王掌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又说:“托你的福,今天我过来是想再定两百块豆腐,从今天开始你每天给我送三百块。”

“这会不会太多了?”赵梦成也被这数量吓了一跳。

王掌柜却说:“不多不多,今天只是开始,等品诗会的名头传开了,咱们长河镇的读书人都会过来,到时候别说三百块,就算三千块也能卖完。”

豆腐进价便宜,卖得也不算贵,但读书人普遍家境不错,一顿饭总不可能只吃豆腐。

只今天这半天,王掌柜昨天送出去的礼都回本了。

他私心里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豆腐卖出长河镇,卖到丰州府去,只是现在说为时尚早,就压下没提。

既然王掌柜要,赵梦成自然不会拒绝。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等着你的豆腐。”王掌柜急匆匆的来,风风火火的走,显然是打算大干一场。

王掌柜人走了,却留下一堆好奇的面孔。

“梦成,镇上的老板都找到你家来买豆腐了,你这生意做大了。”

“说弄什么品诗会,举人老爷都爱吃豆腐。”

“豆腐真的那么好吃吗,明早你给我留一块,我也买来尝尝。”

前头赵梦成卖豆腐,村里人知道能挣钱,但都觉得恐怕只能挣个起早贪黑的辛苦钱,比他以前在镇上当账房差远了,那时候多体面。

可王老板来了这一趟却让他们彻底改观。

王老板是乘着马车来的,那可是马车,有钱人才养得起的马车。

原以为赵梦成是小打小闹,谁知道一夜之间看着是要发达了,村人们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赵梦成感知着形形色色的情绪,脸上只是笑:“只是小买卖,豆腐味道不错,明早我在家里留一些,乡亲们要想尝尝鲜就来家里买,按成本价两文钱算。”

这样一来,就比去镇上卖便宜一些。

村人们得了便宜,果然也不再围在赵家门口。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王明前脚进门,后脚赵家就热闹起来。

赵梦成出来一看,赫,村里人半夜不睡觉,堵在他家“帮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