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尽人事(1 / 2)

这是大事。

顾清明一夜辗转反侧,怎么都睡不着,一直到临天明才眯着了会。

不过一个多时辰,他就睁开了眼睛。

偏头瞧见云竹睡的正香,微微一笑,随后轻手轻脚的离开。

顾清明甫一进府衙,便着人将马同知和魏通判请来。

二人来的很快。

见到顾清明,马同知问,“不知大人叫我们来所为何事?”

魏通判见顾清明面色发沉,也歇了开玩笑的心思,只说但凭大人吩咐。

顾清明开门见山,“恐怕今年将有旱情,着两位一同商讨。”

“什么?”

“旱情?”

二人大骇,有心说知府大人开玩笑,却又知顾清明不是信口雌黄的人。

于是心中更惊。

不过到底两人都是积年的官员,还稳得住。

马同知就问,“这话从何说起?”

顾清明直言:“近来天热的有些不寻常,昨日我家老父寻我言明,他是极有经验的老农,会看天时,他说恐有旱情,本官不得不在意。”

马同知和魏通判都知道他的出身。

此时听他这么说,面上不由带了些严肃,回想平日里见到的情况。

“今年天气确实不对劲,较之往年太冷太热。”

“家中花匠也说园子里用水颇多,咱们府衙里那棵树,叶子有些打卷。”

顾清明静静听他们回忆。

“此乃大事,贸然说出去只会人心惶惶,还是该确定了的好。”

“就如大人所言,耕种之人对天时最为敏感,还是要问问老农。”

说到此处,顾清明拍板。

“还请二位与我一同下到各县走访,看看情况,到时候再议。”

“是。”

“遵大人令。”

这事轻慢不得。

既然定下,三人当即离府回家。

幽州下辖的几个县,不是一天就能走访完的,还需回去收拾些行李。

云竹早有准备,听闻顾清明要离家,当即将收拾好的包裹拿出来。

“去吧,早去早回,路上一切小心。”

“好,我知道了。”

因着旱情这把剑在头上悬着,夫妻俩都没什么心情说话。

魏家亦是如此。

匆匆数语,收拾了东西便预备出发。

只是马家有些不同。

马夫人听说此事,先是皱眉,后边又舒展了眉头。

“还没确定呢,老爷莫要太忧心,天塌下来还有顾大人撑着呢,且这种事,朝廷总要赈灾的。”

“知道。”

马同知不是本地人,并无那么担忧,更多的是想着凭着此事可能做出什么名堂,往后趁机挪一挪位置。

他年纪不小了,再不挪动,可就没什么机会了。

马同知喝了杯冷茶,拿过马夫人收拾的行李,起身。

“照顾好家里,我先走了。”

“老爷去吧,一路平安。”

……

三人汇合,并不多话,直接往城外而去。

他们先去了西留县。

西留县是幽州所辖的几个县里,良田最多的县了。

许多农人在田里干活。

他们听见道路上有马蹄声,不免抬头去看。

骑在马上的不认识,但跟在后边的小吏,他们就很眼熟了。

幽州的百姓可不怕官吏,相反,见到顾清明一行,百姓们都很热情。

甭管认不认识,打个招呼再说。

“官老爷好啊。”

“官老爷吃了吗?”

“官老爷来我们这边,有啥事?是不是有活干啦?”

“……”

可见幽州官员在百姓心中地位。

顾清明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嚷嚷声,只觉得与家中一群孩子不遑多让。

好在离得远,成人的声音也不如孩子声音高昂尖利。

他下马,寻了个就近的农人了解情况。

农人整日在村里,不常去府城,并不认识顾清明。

但他对官员印象好,又听顾清明轻声细语,并不蛮横,且问的都是地里的事,当即放下心,问什么说什么。

“天不好,年前下雪的时候还高兴,后边就笑不出来了。”

“旱,怎么不旱?庄稼正是吃水的时候呢,见天得挑水浇地。”

“这还是官老爷头两年叫我们修了水渠,通了河道,要不然更难过。”

有旁个农人听见了,大着胆子上前说话。

“老爷,这天热的不行,恐怕,恐怕要旱啊。”

“是呀,老王头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