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俩倒霉蛋(1 / 2)

五月份开始,京城的天气就逐渐热起来。

紧随其后的就是端午节,皇帝年纪大了喜欢热闹,特意举办了一场赛龙舟。

由太子带队,几个皇子组建一支龙舟队。

这是顾清明头一回见着所有的皇子和公主,公主隔得有些远,看不清全貌。

倒是几位皇子的风姿不错,跟上回宫宴上见到的无二。

不怪老师和李大人一直强调少掺和,圣人年岁愈大,虽立了太子,但人人都是龙子,尤其年纪都差不多。

谁不想坐上那个位置?

可惜他跟傅寒走的近,傅寒是铁杆太子党,不知不觉他身上也有了标签。

不过无所谓,中立派本就不长久,上升最好的途径就是站队,谁都避免不了。

而且太子正值盛年,太子妃有孕,顾清明还是很看好他的。

傅寒试探过几次,知道了他的态度,两人关系越发好起来。

端午过后,最重要的事就是皇帝的寿诞了。

虽不是整寿,但为了叫皇帝高兴,有大臣提出修缮个小宫殿,唱唱大戏。

大夏社稷稳定,近年来内无天灾,外无敌祸,修个小宫殿称不上劳民伤财,还是玩的起的。

皇帝欣然应允。

几个皇子表忠心,纷纷纷纷请辞愿意去干,只有太子往后躲。

皇帝私下里气不打一处来,“臭小子,就你会躲懒。”

太子振振有词,“太子妃眼看着要生了,我得看着,难不成您不想要个白白净净的小皇孙?”

端午节他没带队?可累死他了。

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

听他提起小皇孙,又想端午龙舟的事办的完满,皇帝的脸色和缓许多。

“说的也是,好生照顾太子妃,若有什么短缺的,尽管跟你母后说。”

太子美滋滋的回他的东宫抱媳妇,大热的天他才不出去折腾呢,这种好机会还是让给他的好兄弟们吧。

最后,这件事落到了二皇子头上。

二皇子大喜,之前他与三皇子龃龉被父皇察觉后,很是冷了他一段时间,如今终于愿意原谅他了。

淑妃特意叫了儿子来跟前,千叮咛万嘱咐别偷懒别耍心眼,好生办差。

“这差事办好了,你父皇高兴,说不得会给个郡王的帽子。”

看着长身玉立在自己身前的儿子,淑妃觉得这话说的都有点可怜。

都是陛下的儿子,除了太子和最年长有战功的大皇子,其他几个一个个也都老大不小了,居然还都是光头皇子。

连个郡王的名头都没有。

皇子的份例才多少?一个个都是成家的人,想维持体面的生活,少不得她们这些当娘的补贴。

也不怪几个皇子私底下相争,实在是没银子闹得。

二皇子当即恭敬应是,“母妃放心,孩儿知道。孩儿这回必定好生办差,叫父皇看见孩儿的才干。”

淑妃白他一眼,“差不多就得了,还想……”

还想跟太子争不成?

可惜她还没说完,二皇子已经斗志高昂的走了。

气得淑妃在后头骂,“臭小子长八条腿啊,跑这么快,老娘的话还没说完呢!”

很难想象这般粗鄙之语是从四妃之一的淑妃口中冒出的,殿中侍奉的宫女眼观鼻鼻观心,只当自己是雕像。

陪伴淑妃多年的掌事姑姑扶额,“我的好娘娘,您小声些,莫叫人听见。”

“听见就听见,我还怕谁不成?”淑妃嘟囔一句。

前朝是因外戚乱政导致天下大乱,高祖皇帝谋得天下后做了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

也就是说,只要女子品行端正,就有资格被选为后妃。至于女子的出身门第,则不再作为入选条件。

于是,大夏后宫的妃嫔有的出自高门,有的来自民间。

淑妃就是一杀猪匠的女儿,多年来的宫闱熏陶虽让她学会许多,但情急之下还是会冒出些粗鄙言语。

弄得许多皇帝有时候也挺无奈,“无知妇人,不可言语。”

刘伴伴便道:“淑妃娘娘性情直爽。”

皇帝想想也是,淑妃这人有一点好,丁是丁卯是卯,说话不费劲,是以他时常过来。

淑妃就这么着蒙遇天恩,有了二皇子。

有她这么个亲娘,只能说二皇子有心眼,但不多。

这件事顾清明听翰林院的同僚提起过,但没注意。

毕竟翰林院只耍笔杆子,顶多加班加点的写几天贺寿词,而且这活还不一定落到他头上。

却不想他和傅寒被叫翰林学士叫到身前,“工部的意思是叫咱们这出俩人去监工,就你俩去吧。”

哈?

顾清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