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含蝉(1 / 2)

因果劫 荒山老狗 940 字 1个月前

秦一江被堂妹抢了风头,原本面色不善,听到众人这番猜测后,神情也稍微和缓了些,不再拿目光去凶秦子曼了。

还没开盒呢,现在定输赢还太早。

我本来就紧张的满身冷汗,给这帮人这么一议论,我就更加焦虑了,我没有透视眼,盒子里的玉佩现在是个啥操性?我一概不知。

万一这四记烟山下去,给人家玉佩点碎了?

我拿出纸巾擦着汗,都不敢再往下想了。

马专家对着话筒咳嗽数声:“请大家安静,注意会场秩序!”

等场面静下来后,马专家开口道:“1204年前的今天,是唐朝的中期,我没算错的话,那是公元819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年号是元和……”

我一听是唐代,可算是松了口气,不懂历史的我也知道,唐代有玉,玉还不少。

这位马专家,当真是知识渊博无边,不愧是鉴宝界的大拿,讲起历史来口若悬河,字字珠玑:

“唐宪宗李纯这个人啊,不算什么好皇帝,李纯在晚年时,跟秦始皇一样,特别封建迷信,拼了命的想求长生不老药,没办法,老了,怕死啊!”

“这时宰相皇甫博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柳泌的山中隐客,由此人来配置不老药,那段时间,满朝被闹的乌烟瘴气,刑部侍郎韩愈上疏,说你消停下吧,可别折腾了,这世上哪有什么长生不老药啊?”

李纯顿时大怒,就要对韩愈处以凌迟极刑,在满朝文武苦谏力保之下,韩愈这才保下性命,被贬为潮州刺史。

然后李纯这个狗皇帝,在服用了长生不老药后,性情变得暴躁易怒,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滥杀无辜,搞的是民不聊生,朝廷跟闹鬼了似的,人人自危,乱糟糟的。

最后这个李纯的下场,也是凄惨无比,被身边的宦官给杀害了。

马专家不光讲当时的皇家背景,还阐述了民间的状态,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典故趣闻。

介绍完历史背景,马专家将木盒抱到跟前,打开,从里面取出个小巧的玉件出来。

我瞳孔剧烈收缩着,死死盯过去,烟山,并没有对玉件产生丝毫破坏,它依旧完好无损,这让我感到无比欣喜。

心里的石头,也重重落了地。

可接下来的画面,又让我感到深深的惊疑!

我之前在秦子曼的手机上,看过玉件的大致造型,它明明就是个明代的玉佩,上面带着虎爪血丝,眼下,玉佩的整体造型变了。

它不再是之前那块玉佩了,它通体呈现出暗红色,像是给血液浸泡过似的,形状也变了,变的像……某种昆虫?

从里到外,整个变了个模样。

就连一向沉稳的秦子曼,在看到自个宝贝变换了模样后,也不禁微微皱眉。

全场一片寂静,大伙都盯着秦子曼的玉件看去,三位专家面色格外凝重,戴上放大镜,灯光打到物件上仔细端详。

这一端详,就过去了十来分钟,我却感觉跟过了一整年似的,心砰砰乱跳,坐立不安。

曹老板也不催促,肉山般地坐在那,慢条斯理地往烟斗里塞上进口烟丝,点着,巴巴地抽着。

这些古董也都是昨天才送来的,都是密封好,装在盒子里的,曹老板并没有提前开启封印,他也是这会才见识到了古董的真身。

三位专家经过漫长的议论过后,终于有结论了。

马专家对着话筒,开口道:“这是个唐代的玉蝉,货真价实,保存完好。”

“是来自唐宪宗李纯时期的,错不了!”

我捂着心口,之前可给我担心坏了,马专家的这番定论,总算让我吃下了定心丸。

指着手中的血色玉蝉,马专家继续道:“这玉蝉的来历不简单,它是西疆的和田玉制的,而且用的还是和田籽料,在当时,价值远超黄金。”

“咱们要先知道,玉蝉是干嘛的?它是古代死人口中含的物件,《说苑修文》中记载,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含玑,士以贝,庶以稻。这些都是根据死者的身份来决定的。”

原来古人迷信,认为人死后,往嘴里放入特殊的东西,尤其是玉石,可以使得尸体不腐,镇压怨气,阴宅还能受到风水的滋养,造福后代。

天子死后,口含宝珠,诸侯含玉,而到了普通老百姓,就只能可怜到含点稻谷了。

据说,民国年间的大军阀孙殿英,挖开慈禧太后墓时,就从慈禧口中取出了一颗价值连城的蓝宝石夜明珠。

慈禧是把自个当天子了。

“由此可见,这只玉蝉的主人,是唐宪宗时代的一位诸侯,那为什么玉蝉通体血红呢?因为人死后啊,身体里的尸血,会从口鼻等处排除,原本乳白色的和田美玉,含在死人嘴里,长时间让尸血浸泡,就给泡红了。”

马专家笃定道。

在场众人无不恍然大悟,点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