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千岁子(1 / 2)

晋血山河 鹰隼展翅 1552 字 1个月前

李睿耸耸肩,说:“我就1个土包子,哪能跟你们这些名门望族比排场?比不过,根本就比不过!”

他可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这些名门望族闲着没事净琢磨着怎样显摆,连烧温水清洗酒具时用的炭都要用名贵的林木烧制,烧成后还要捣碎磨成粉末,然后加工成各种小动物的形状,弄得栩栩如生的,才够资格供他们使用……主打的就是1个闲极无聊。这1套他是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所以他花了大价钱做的壁炉至今都没有那个好运气烧到这么珍贵的燃料,里面烧的全是最简单的木柴。

嗯,就是那种樵夫从山上砍下来挑到城里来卖,十来文钱就能买到百余斤的木柴。将干燥的圆木锯成两尺长1段,用斧头劈开,成了,可以拿去烧了,简单得很!

羊绣咕哝:“1点排场都没有,铁定要招人嘲笑的!”

李睿只是笑着,打开壁炉旁边的烤炉,从里面拖出1个托盘,托盘上盛着1个巨大的烙饼,已经烤得焦黄了。他拿起刀子将烙饼切成几块,对羊绣说:“光喝羊肉汤会有点油腻,把烙饼掰碎放进去泡软后1起吃会更加美味。”

羊绣开心:“还有这种吃法?我得试试!”拿过1块烙饼兴致勃勃的往自己碗里掰。

北宫静见李睿拿起1块烙饼要往自己碗里掰,有点儿不好意思,拿来1个大海碗,说:“掰了放这里,等小慧回来后把将饼就着羊肉汤煮软,大家1起吃吧。”

李睿说:“这主意不错。”

于是3个人凑到1块,兴致勃勃的掰起烙饼来。

边掰边闲聊:“听说北面来了很多流民?”

李睿说:“嗯,1下子来了34十万人。”

羊绣愕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流民?”

李睿无奈:“河北那边不是打仗了嘛,打得天崩地裂的,老百姓恐惧不已,纷纷往南逃,呜啦啦的全涌到我们这边来了……毕竟胡人是不会给他们饭吃的。”

北宫静说:“这么多流民,1个处理不好,容易出大事。”

提起这个李睿就来气:“都怪羊允和温峤!这两个2逼跑到河北逢人就说到了南阳就有饭吃有田种,弄得好几上郡的老百姓1窝蜂往南跑!现在我都不用干别的了,光是他们每天吃喝拉撒都够我头疼的了!”

北宫静有点儿担心:“粮食还够吃吗?”

李睿说:“吃到明年6月肯定是够的,如果6月之前没有新粮入仓,就危险了。”

北宫静笑:“得亏你从交趾那边弄回了早熟稻种,不然这回真的麻烦了。”

李睿用力点头:“可不是嘛!”

传统水稻生长周期非常长,4月插秧,起码得9月中旬才能收获。粟倒是不用这么久,可奈何也得4月份才能播种,等到收获的时候已经是8月了,这是要死人的节奏啊。但有了冬小麦和占城稻,事情就好办多了,冬小麦5月下旬便可以收获,占城稻6月中旬也可以收割了,早收获晚收获1两个月,便能决定无数人的生与死。

当然,虽说明年多数人都只种1季粟,但是也并非全部。据李睿掌握的数据,南阳、襄城2郡少说也有3百万亩田拿来种了苎麻,这些苎麻在十月初的时候就被收割完毕了,然后种上了冬小麦。也就是说,明年5月末到6月初会有3百万亩小麦成熟,这些小麦可以顶好1阵子。像南郡、江夏郡、义阳郡等地也看中了小麦的高产和早熟,结合占城稻生长周期短的特点,准备搞稻麦轮作,也就是在收获水稻之后挑选那些排水条件比较好的地播种冬小麦,第2年5月末6月初收获了冬小麦后再种上占城稻,这样在9月底的时候又可以收获1轮水稻。

他们已经这样干了,保守估计,今年以上3郡冬小麦播种面积在4百万亩左右。

稻麦轮作还有1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避开干旱少雨的春季和初夏。这些年从1月到5月,降雨是越来越少了,而种植水稻是需要大量水的,3天不浇灌死给你看,小麦远比水稻耐旱,刚好就避开了这段对于水稻来说很难熬的时间。

你看他们多聪明!

那为什么以前不这样搞呢?

嗨,以前不是没有占城稻这种早熟品种嘛!再说了,南方人又不会种麦子,现在能搞稻麦轮作还多亏了大量北方流民涌入,带来了小麦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睿表示优势在我,明年他绝对不会因为拿不出足够的粮食喂饱那些流民而变成1种有手有脚但没有脑袋不会动的神奇物种。

“粮食我是不太担心的,真正担心的是有人混在流民中间煽阴风点鬼火,煽动流民起来造反。”李睿说,“河北之民剽悍刚烈,河北的世家望族又野心勃勃,1旦两者联手,势必会在南方掀起惊涛骇浪,不得不防啊!”

面对他的担忧,北宫静只是浅浅1笑:“没事,有我。”

羊绣急急的叫:“还有我!”

李睿说:“得亏有你们,不然我肯定罩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