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炮灰小知青6(1 / 2)

叶舒云在后面几天的双抢上,没有努力的表现自己,而是每天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就行。

不过也比赵军跟吴建国的公分高了,在这些下乡的老知青里面,也就刘海昌跟白骑两个人是满公分的,像袁圆跟董方红她们三个也就每天能拿个七个功夫。

这也是为什么有知青选择在乡下嫁人或者娶村里人的原因吧!城里的孩子,虽然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人,可是要从不用下地干活的。

在家不过是洗个衣服做饭扫地就已经不错了,结果到下乡的地方,什么都要学。

有的人菜跟草都是分不清的,你指望他的公分养活自己都很难的。

叶舒云现在每天的工分保持在八个公分,算了除了刘海昌跟白骑外最多了,赵军还开玩笑的说,没想到是我们当中最小的叶同志,干活反而比我们这两个大男人还厉害。

赵军家里是不差钱的,他可以在乡下不用靠工分吃饭,不过男人可能是有胜负欲吧!

他开始的时候每天只能勉强得个五公分,发现自己是知青里面工分最低的时候,他就努力认真起来,然后每天把自己累的半死。

其实叶舒云觉得没必要,大家会努力认真的干活,是因为大家或多或少是一些原因要靠工分吃饭,但是他又不需要,真的没必要这么拼命。

叶舒云也不用靠工分吃饭,不过是想早点休息,所以才干的快一些罢了,那些老知青们,就算他们不说,她也知道,他们下乡的时间长了。

也许开始的时候,家里也会寄东西寄钱过来给他们,可是这个时代还是多子多福的概念,还没有计划生育,家里孩子都是好几个。

也许你在家的时候父母会记得你,念叨你,可是你下乡的时间长了,父母见不到了,你在他们心里的位置就会慢慢的淡下来,而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然后又会因为他们的事情操心,自然就对淡下心来,东西寄过来的次数少了,也别说钱了。

再说了,家里孩子多的,多半是听话懂事又不受父母关心的孩子下乡的多,开始可能会因为愧疚而对你好,可是他们的这份愧疚会随着时间淡化的。

那些嫁出去的女知青们,本来是因为怕累,找人嫁了就想轻松一些,能吃饱,不过也不是所有人嫁了就是顺心的。

听了董方红的八卦,叶舒云知道很多的八卦,关于村里的,也关于嫁出去的知青们的。

有个跟刘海昌他们一起下乡来的知青,他们是第一批来的,那女知青叫戴美丽,人如其名,确实是个漂亮的,下了乡,又是个不能吃苦的。

在乡下待了一年就把自己嫁了,而且她嫁的还是自己考察了众多人里面,自己觉得最好的才嫁,可是她嫁了才知道,她嫁的男人就是一个妈宝男,他妈说什么就是什么。

后面又因为戴美丽同志先生的女儿,婆媳关系那是三天两头就吵架的,而戴美丽在这里又没有娘家人,她那婆婆是一点都不怕的。

虽然有知青院的人在,可是戴美丽在知青院的时候,就把其他知青得罪光了,她跟她婆婆吵架打架谁会没事帮忙呢?

而因为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月子没做好,现在几年过去,身体还是病歪歪的,别说是能生二胎了。

她婆婆现在是天天骂她个不下蛋的母鸡,本来是一个魅力四射的人,如今二十多岁的年纪,如果不认识的人说她是三四十都有人信了。

开始的时候,她父母知道她家人,虽然不同意,可是她都嫁了也没办法,还给她寄过来嫁妆,还有钱,不过这几年,因为她的弟弟妹妹年纪上来了。

她家里也没有给她寄东西过来,她写信过去,回她的也越来越少,她的婆婆就更是天天骂她,不过还好的一点就是,她嫁的男人,虽然是妈宝男,不过她婆婆让她他打戴美丽的时候,他是不会打的,婆婆要打她也会护着。

要不然她的生活可能更难熬吧!

可能是她遭遇,让现在知青点的女同志们都很排斥嫁村里的人,所以袁圆都二十多了也没嫁,在这乡下都二十多了没嫁,那都是老姑娘了。

村的婶子大妈奶奶们也给她介绍对象,不过她都以父母不让她在乡下嫁人为理由拒绝了。

而董方红是被戴美丽的遭遇吓到了,李文慧也是差不多,另外两个女知青也嫁人了,不过日子比戴美丽好过了许多。

戴美丽没嫁人之前,可能是她样貌的原因,就有点招蜂引蝶的,村里小伙子们献殷勤的可不少,别人给她干活她也没拒绝,不过让她嫁给人家,她是拒绝的。

所以后面她嫁人了,她婆婆就说她是骚狐狸什么的,反正就是看不上她。

但是她的宝贝儿子看上了呀!还闹绝食也要娶戴美丽,这可不是把她婆婆气到了,而且她嫁的这家,那是前面好几个姑娘,才有的她丈夫。

老太太的心肝宝贝儿子,娶的又是自己看不上的儿媳,戴美丽生了女儿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