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来龙去脉(1 / 2)

质安行 冷月叨 1393 字 1个月前

东方亮陪老蔡走上二楼,律师还没来。

老蔡这个糊涂蛋竟然不知道在几号庭开庭,旁边的保安也奇怪地问:没收到短信吗?

老蔡坚定地说没有。

按理说应该有的,被告人应该会被告知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及详细信息。

老蔡被吓蒙了,估计是有也当做没有了。

离开庭时间还有二十分钟,东方亮和老蔡就在二楼闲逛,看着墙上的宣传栏。

乡贤,乡里的闲人们成了庭前调解的中坚力量,还有书记的一句话和照片,话是这样写的: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旁边还有有一段文字:

乡贤参与诉前调解是对法治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的创新探索,将乡贤这一传统的自治、德治资源纳入法治轨道,促进了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助力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在新的时期,我们将按照“法院主体、协会协调、乡贤主力”的总体思路,坚持“333”工作格局,重点在强化队伍、完善机制、提升成效等方面做文章,着力提升“一办三站十室”阵地建设,推动乡贸参与诉前调解更专业、更集约、更规范,使之成为诉前调解的重要渠道、为民协商的重要内容、乡贤工作的又一品牌,贡献社会治理创新创优的“宿迁经验”。

东方亮对乡贤没啥好感,也许是看陈忠实的《白鹿原》看多了,对乡贤没有好印象。

但人应该与时俱进,乡贤在处理纠纷上应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否则法院也不会对他们如此抬爱,把他们贴在墙上展示宣传。

老蔡在向前走着,突然左转头来了句:老大哥你好。

只见西北角的沙发上堆坐着一个男人,点了点头。因为角落里光线很暗,看不清那人的身高和长相。

老蔡就是在跟这个昏暗角落里的男人打招呼。

走到大厅的楼梯口,老蔡偷偷地跟东方亮说,这个就是告他的那个人,老蔡一直叫他老大哥的,现在也还是这样叫。

东方亮心想:糊涂蛋老蔡认识的老大哥,真他娘的不是啥好鸟。

以前东方亮听老蔡讲过,认识老大哥也属缘分。

老大哥叫李强,他有个儿子和老蔡的儿子是同班同学。

老蔡去学校接孩子时认识了李强的老婆苏红,一来二去的就聊得热火朝天了。

但老蔡是个老实人,有色心没色胆,东方亮相信老蔡绝对没有哄儿子同学的老娘上过床,否则今天这个法庭老蔡就有理也说不清了。

婚外情不是人人都玩儿得起的,尤其窝囊的像老蔡这样的,嘴上功夫虽然了得,但也只是过过嘴瘾罢了。

虽未勾搭成奸,但这两个男女也混到了无所不谈的地步。

男人都爱炫耀自己的成就,尤其在女人面前。有一天老蔡就把自己能赚钱的本事跟苏红炫耀了一番,让苏红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女人慕强,自古皆然,李强的老婆苏红也不例外。

李强在外面开饭店,生意好的时候攒了点儿钱。他老婆苏红知道李强的底细,又知道了老蔡的底细,就撺掇着让李强跟老蔡一起投资赚钱。

这样老蔡和李强就理所当然地见面了,而且还老大哥、小老弟地称呼起来,非常近乎。两家人又住在同一个小区,慢慢地就沆瀣一气了。

突然有一天李强就拜托老蔡,说他手里有五十万现金,想投资,请老蔡帮忙找机会。

老蔡当时是拒绝的,不管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况且股市里经常说,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老蔡自己比较谨慎,也劝李强谨慎一些。

无巧不成书,一个月以后,老蔡在山东做顾问的公司想引进一套轧机,总投资约一千六百五十万左右,在吸引外面的资金入股。

傻帽老蔡就兴高采烈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李强,也在李强老婆面前彰显了他的实力,大大地满足了老蔡的虚荣心。

李强也确实是个傻鸟,听说有投资机会,立马把兜里多年积攒的五十万元转给了老蔡,让老蔡帮忙投进去。

老蔡是个负责任的人,便带着李强去了山东的轧机车间考察了一番。

五十万虽然不多,扎机厂的老板李锋还是亲自接待了李强,具体谈了哪些内容,老蔡也不得而知。

轧机厂股东之间的事儿,老蔡确实也没必要参加。

老蔡自己只做顾问,没有投资。

李锋的饼画得很大很圆,并同意李强只投资设备,不参与公司的经营款项,也就是说公司亏损与李强无关,亏损时他不用按照比例往里补差价。

这个投资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为假如公司真的经营不善,资产清算时李强依然可以拿回一些本钱。

老蔡就当着李强的面把李强的五十万元转给了李锋,因为李锋是法人,转给他也就相当于入股了。假如打入公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