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梁巡抚的烦恼(1 / 2)

而就在保乡军蠢蠢欲动的同时,桂林府的巡抚衙门里却阴云密布。

梁谨虞这几天的心情不太好,应该说是非常不好。

前一阵子,听说思明府那边滋生了一群匪寇,势头不小。他便派出自己的亲信谢志昌前去督促平叛。

这事本来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处理得当那也算一桩政绩,届时发往京城的奏报会顺嘴提一句。

类似某某年.某某月,思明府滋生匪患.扰境乱民,臣幸不辱命,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尽数剿灭,并活捉匪首某某,请陛下发落。

顺便用春秋笔法在贼匪的数量上做做文章,一百就说一千,一千就说一万。

这也是老传统了。

如此一来,陛下高兴,百官高兴,他梁谨虞更高兴,称得上其乐融融。

可令梁谨虞这个广西巡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集结了三府兵力的上万大军竟然在裴山县那栽了个大跟头!

不但损失惨重,而且还没有人家造成什么伤亡,甚至之后更是为了会师平叛而疲于奔命。

那两府的骚乱暂时是平息了,可这万余的官军也是彻底被打废了。

当然了,梁谨虞不是心疼那些死伤的战士,也不是体恤百姓,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这顶帽子。

要是这消息被人传到京城,那他可就完蛋了。

崇祯皇帝八成会将其革职然后押解至京师问罪,运气不好的话便是午门问斩。

怎么办?

梁谨虞现在对裴山县那群匪寇恨得是牙痒痒,顺带连曾经的知县冯敬云以及思明府的文物也一块恨上了。

奶奶的!

不是说只是一丁点匪患吗?思明府上下都是干什么吃的!

不过眼下不是追责的时候,唯今之计是先把按察使司那边稳住,此司掌管一省的刑.名.按.劾,不但有监察官员的权力,还有上书弹劾的能力。

而那按察使乃是正三品的级别,只比他这个从二品的巡抚低了一级而已,来硬的恐怕是行不通。

再者,便是那些人见人厌的锦衣卫了,这些家伙属于京师安插在各地的眼线,亦有给皇帝老儿告状的权力。

一纸密报,便能将朝廷大员送进昭狱!

不过梁巡抚倒不担心他们,毕竟现在是崇祯年间,锦衣卫早不不复早年的兢兢业业了,而是从上到下腐朽不堪,最大的爱好就是敲诈官僚和商户。

此地的锦衣卫千户与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只需使些银子打点一番即可。

当然了,这些手段只能暂缓一下病痛,纸里始终是包不住火的,要想坐稳这个位置必须把裴山县的那伙贼寇剿灭。

梁谨虞思来想去,自己手下似乎并没有多少兵马能调去平叛了。

乍一看好像各地的兵力不少,除了驻军之外还有富余,可他这个当巡抚的最清楚,纸面数据始终是纸面数据,如今吃空饷严重,报上十个人能有一半就算老实人了。

而广西境内的兵力分布大致如下:

各府视地盘大小和位置险要分别驻有五千至一万左右的兵马,比如像那思明府,由于地盘小位置偏,只有五千的驻军,实则根本达不到这个数量。

太平和镇安二府也是如此,但像南宁府.桂林府这种比较重要的地方,驻军则超过一万。

除了各地的驻军之外,理论上来讲广西境内还有三股名为游兵的机动作战营,专门用来在战时支援局部,其统领名为游击将军。

不过,负责北部诸府巡防的游兵营早就名存实亡了,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饷银和累年伤亡过大的原因,其麾下的兵卒与军户已经无异。

仅剩南部和东部的游兵营还能打仗,此前率军攻打裴山县的毛勇便是负责南部诸省作战的游击将军。

而东部亦多山区,匪盗横行,当地驻军拿他们没办法,只能靠游兵来围剿,不过这些贼人也聪明,每次大批官军一来,他们就往山里跑,这也导致根本无法将其彻底消灭。

因此,这东部游兵也是轻易动不得的。

总体来说,不统计军户的情况下广西境内的总兵力大致在十八万左右,名义上皆受广西“总兵”杜湛统领。

为啥是名义上呢,这就说来话长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简化繁琐的战事流程,设下“总兵”一职,但为了防止武将割据一方,此职乃是临时加身,也并无品级。

直至永乐一朝,总兵才成了正式的官职,其权力也是相当之大。

军户的军籍和屯田、卫所士卒的操练、衣甲兵器的修补、城堡墩台的修筑和战马的饲养都归总兵掌管,并且总兵还可以自行决定战守。

宣德年间,同样为了防止武将割据,又设下了“巡抚”这个临职,用以节制总兵,到了天顺时期亦成为固定官职。

一直到弘治一朝,随着武将地位的下降和文官地位的崛起,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