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攻寨(1 / 2)

众人一阵沉默,良久后军师老于悠悠道:

“今日一战,我保乡军虽亦损失惨重,但将士们的军心尚可一用。”

“反观明军那头,俗话说一鼓作.再而衰.三而竭。”

“眼下虽还没有溃败,却已是强弩之末了。”

保乡军的各将军原本心头还有些沉重,听到这番话后心头倒是轻松了许多。

徐晋听罢缓缓点头道:

“此言有理,那我军便固守此寨而拒明军。”

“以坚墙利炮之威定能大获全胜!”

次日。

哨官李忠平望着不远处那道寨墙陷入了危难之中。

今日一早,他便率领士兵扑上这秃子岭,所幸没有遇见什么阻碍,贼寇似乎都缩进了老巢。

上山的确很轻松,但李忠平的心情却越来越差。

这仗,越来越不好打了...

若对方意图与官兵野战,那么即便是损失惨重,他也有把握凭着人数上的优势将其拿下。

但贼寇明显学聪明了,玩起了“守城”的那一套。

“李大人。”

冯敬云的一名亲兵快马跑来,随意的拱了拱手后问道:

“冯大人问你为何踌躇不前,而今已抵达匪巢之处,应是一鼓作气之时。”

李忠平缓缓吸气,将情绪平稳一些后勉强笑道:

“劳烦告知冯大人,下官正在苦思破敌良策。”

亲兵走后,李忠平冷哼一声,一拳狠狠的打在身旁的树上。

妈的!

这“攻城”哪有那么容易。

没有五六倍的兵力加上大量的重炮,想破城?

做梦去吧。

这所谓的黑风寨虽远远无法与城墙相提并论,但经过贼人长期的经营之后倒也称的上坚实二字。

想到这里,李忠平心中更加后悔为何没有带上几门重炮。

若是有个三五门六斤炮,破开这寨应该问题不大。

“传令!”

李忠平琢磨了一阵后,终于想到了个可行性比较高的法子。

经过与贼寇的交锋,他也算是当面领教了对方的火器之威。

主要是那些手持鸟铳的贼军,官兵的伤亡至少一半都是他们造成的。

说来也怪,至少李忠平没有看见对方的鸟铳有什么特别之处,与明军所使用的没有什么差异。

但在战阵之上,火枪贼军队形密集,铅子连绵不绝如同瓢泼大雨一般细密,往往一轮齐射便能直接将官军的队形打出一个空缺。

而反观明军,虽也装备了大量鸟铳,却与对方的战术不同。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许多复杂的原因。

但李忠平经过此战后心中已然有了些许感悟。

因此,为了对付贼军中的火枪手,他下令让那些民夫和辅兵们就地取材,赶制一批简易的“盾车”和“云梯”之物。

当然了,时间紧迫之下,李忠平的要求也不高。

连盾车的轮子都可以不要,只要能抵御大部分铅子即可。

只要官兵顺利的抵达那寨墙下,设法将门破开一拥而入即可。

他的计划与昔日败北的程千户不谋而合,在缺乏重火力和有效的反击措施之时,进攻一方的确也没有太多的选择。

此时,徐晋站在墙垛之上,眺望着远处。

明军上山之后竟没有立即攻寨,而是不紧不慢的在原地警戒。

同时,他还观察道对方似乎分出许多人手像是在砍伐树木。

一旁的老于瞧见这副情景后眉头一皱:

“大将军,明军这是准备就地打造军械强行攻寨了。”

“哦?”

徐晋有些诧异,像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器械他倒是知道一些,但明军似乎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啊。

他有心想破坏对方的行动,比如来一轮炮击之类的。

但眼下双方间隔至少五百步,实在是鞭长莫及。

“也好,且看明军到底在玩些什么花样。”

直至下午,上千民夫和上千辅兵一同协力,终于匆忙赶制出了十几把一丈长的云梯和**座简易的“盾车”。

说是盾车,其实称之为盾牌更合适。

因此这玩意是没有轮子的,而是需要十几名明军一同将其抬起然后掩护后面的部队。

李忠平经过测试,这种加厚的木盾完全可以在二十步之外抵御火铳的射击。

很快,明军终于开始了进攻。

在徐晋等人吃惊的目光中,只见明军的大部队在十几块超大型木盾的掩护下缓缓朝寨墙推进。

其余的兵丁基本上都处于木盾的掩护之下,可以隐约看见许多明军吃力的抬着十几架云梯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