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筹银剿匪(1 / 2)

冯敬云挥手将程千户送走之后,便坐在太师椅上陷入沉思。

方才他虽然将银子包在自己身上,可实际统筹起来也是很有难度的。

裴山县百姓赤贫,衙门的财政也十分困难,夏秋两税从来就没足额过,至今都是笔糊涂账。

只有那以卢.吴.赵三家为首的一干乡绅豪强家产颇丰。

尤其是那卢家,其田宅绵延不绝,偌大的庄园可比自己这个县衙气派多了。

看来筹银之事,还是要从这些人身上想办法。

冯敬云思虑了一阵后,便吩咐小厮备上轿子,他要先去那卢家庄走一趟。

......

黑风寨中,众人欢庆胜利,喜悦氛围浓厚。

此番攻占野人洞,众匪皆十分高兴,这意味着,在方圆百里之内,黑风寨已无竞争敌手。

然而,在这热闹之余,亦少不了事后追责之事。

当时,孙蛮子的一炮致使徐晋寄予厚望的“冲锋队”瞬间溃散,兵士们四散奔逃。

这令他大失所望,但失望之余,又深感无奈。

毕竟,这些人不过是一群土匪,难以与所谓的军中“精锐”相提并论。

虽经一段时间操练,但其士气和纪律皆与徐晋的目标相去甚远。

况且,遇到孙蛮子这种不按常理出牌之人,即使是相同数量的明军,在毫无防备之下,恐怕也会遭遇挫折。

因此,经深思熟虑,徐晋仅对逃兵略施薄惩,扣除临阵脱逃的冲锋队员全部赏金,并每人重责二十棍。

毕竟现今根基未稳,不宜施以重典,以免引发众怨。

除少数人外,其余人对此并无太多异议。若在军中,此种行为必将被督战队当场处决。

而今头颅尚安,些许银钱与痛楚何足道哉?

于是,众人再度高呼“大当家仁义!”

此外,马户·雷老豹及另两人,因诛杀孙蛮子有功,徐晋亦未食言。

在每人十五两赏金基础上,又多加五两。

如此,众匪皆获真金白银,自是欢天喜地。

徐晋深知,现今唯有靠这些黄白之物提升手下士气,此乃典型军阀所为。

若某日无银可出,这些人战斗力必将直线下降,甚或阳奉阴违亦有可能。

开玩笑,无实际好处,谁肯为你卖命?

某些空谈奉献、不论待遇之资本家,恰为反例。

“思想觉悟”这种高级概念,在黑风寨还尚无生存土壤。

大家都很现实的。

而此战中野人洞之俘虏,一部分正于监工呵斥下筑围墙,另一部分则发配至海边盐田。

徐晋思量,待过些时日,便从俘虏中挑出些听话者。要知此次战斗,“嫡系”阵亡数人,实乃伤筋动骨。

如今正是缺乏人手的时候,哪怕是死一个人都得让他心疼半天。

此外,当下有一事需要解决。

徐晋不知逃跑的野人洞山匪中,是否有人已将盐田之事泄露。

如今,只能做最坏打算。

若引来官军进攻,他也不会坐以待毙。

大不了,便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实话说,他并不想如此早地与大明为敌,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军虽被在建奴那屡战屡败,但对付自己这种小规模匪盗,应是轻而易举。

但是呢,有时并非所有事都能按计划进行……

稍加思索过后,徐晋决定近期不仅要加强“城防”,也不能放松喽啰们的操练。

另外,于那进山必经之路,设置陷阱障碍,放出暗哨,时刻留意裴山县异常。

如此,十几日转瞬即逝。黑风寨一切事务皆有条不紊地进行,众匪得享难得的平静。

而此间,又与盐商又顺利交易一次,获银七百余两。

同一时间,通过南宁府渠道,徐晋派人从毛姓军官处购得火药若干,鸟铳五十余支,已于数日内成功运上山。其实,他本欲单独购置硝石、硫磺等物,自行配制火药。然对方称仅有成品,硝石硫磺等物不好搞到。

徐晋虽不信他的说辞,但眼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不过他已经派了两个机灵的喽啰去广州那边打探了,正是寻找那葡萄牙人。

此去甚远,走水路来回也至少得两个月的时日,要是路上耽搁一下,三四个月也是正常的。

因此短期内,一应军火还是得从南宁府搞。

而另一头,裴山县知县冯敬云也没有闲着。

那日他去卢家堡后,便以统筹兵饷之事望卢员外捐些银子出来,谁料对方竟哭起穷来。

说什么连年灾荒,卢府已是入不敷出,而自己又乐善好施,平日里没少救助乡间贫民,如今哪里还有什么积蓄。

卢员外一把鼻涕一把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