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黑白宝马(1 / 2)

“上头的事情我一个小小百户不便多说,陛下还是给我的兄弟李在一个小小的招远县令当当吧!”

肖晓很明白这崇祯是一个性格多疑的人。

在皇上面前说其他上官的坏话那是大忌,所以他缄默其口,只谈自己的事情。

“好吧!”

崇祯沉思良久,然后直接口谕道。

“特命李在为登州招远县令!不过我们约法三章,如果一年内不把招远县搞好,寡人直接拿人治罪!”

这李在虽然比肖晓多读了点古书,可是在皇帝面前还是显得拘束,而反观肖晓,他则是诺诺大方。

“谢陛下圣恩!”肖晓赶紧拉着李在叩谢道。

“寡人都已经给你兄弟封官了,那不给你升官,显得寡人小气,这样吧!我特提升你为招远所千户官!招远一切军务现在由你负责!”

崇祯大方的说道。

“可是陛下!我们招远已经有千户官了!这样岂不是军制混乱了?”

肖晓疑问的说道。

这招远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所以最高军事长官就是千户。

一个县如果有两个千户,那除非这是一个大县,要不这就是战场。

可是招远身处山东腹地,大明两百年来都是平安无事居多,所以根本不需要两个千户管一个县。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调任你的长官去别地任职的!”崇祯解释道。

“叩谢!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肖晓算是混出头了。

现在他建设招远的计划,算是开始正式启动起来了。

肖晓作为招远县的最高军事主官。

已经可以自由组建自己的军队,而无人可以再干涉他了。

而他的好友李在也成功混上了招远的县令。

这一文一武,算是把招远的集团班子搭建好了。

这崇祯办事效率也是很高。

回宫后,立马就给吏部下旨。

特批了李在和肖晓的官职。

肖晓在告别他师傅洪百醉后,特意去京师的马市去找一些能给马匹看病的兽医。

因为上次齐鲁之战后,肖晓打败起义军意外缴获了一百多匹战马。

这马匹多了,肯定是会有生病的。

而招远一个小地方,最缺的就是人才。

所以他看能不能,在马市上聘请几个兽医回招远去工作。

京城的牲口和马匹买卖,在宣武门下边的骡马市街周围。

这里附近最有名的就是后来的琉璃厂,也就是卖古董捡漏的好地方。

不过现在此地是一个商业集市区。

边上此刻最有名的叫菜市口。

是干啥的呢?

平常是买卖瓜果蔬菜的地方,特殊时候,是砍头的地方。

所以这附近棺材铺,寿衣店也特别多。

“京城真是大呀!你看连牲口市场都这么大!”李在感慨北京城的宏伟壮观。

“你以后就是招远的县令父母官了!你也要把我们招远县城建设好呀!”肖晓宽慰着李在。

“哎,那里在卖好马!”武成指着不远处众人围观的地方说道。

此时骡马市已经是人头攒动,各种买卖牲口的人络绎不绝。

与这个明末乱世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这是太平盛世呢!

“卖马了,卖马了!西域来的汗血宝马!只要一千两银子…”

只见一个西域胡人打扮的商人,在热闹的集市叫喊着生意。

“四蹄雄壮有力,是匹好马!”边上一个看官赞叹道。

这只要有一个人在那评头论足说起马的好坏来,那立马就有一群看官在那里开始各抒己见。

“此马通体血红,身无一丝杂毛!确实是一匹好马呀!”

“牙齿整齐,呼吸浑厚,不错不错!”

“眼睛有神,目光如炬…良驹呀!”

这肖晓其实不懂马,可众人都说是一匹好马后,肖晓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准备掏银子买下这匹好马来。

“好马,好马,五千两银子!”

只见另外一边,一个衣服破烂的中年男子在那叫卖着自己的买卖。

众人听这么贵的马,于是都过来瞧热闹,看看什么马能值五千两银子。

结果见到这值五千两银子的马是竟然是一匹黑白相间的瘦马。

此马外形跟奶牛一样。

可是体型干瘦,两眼无神 似乎生病和很久没吃饱了一样。

“兄弟,你蒙钱也得找一匹好马来蒙钱呀!这马连我家的驴子都不如!哈哈…”

一客官嘲笑卖马的汉子。

“对对对…这什么马呀!我看连五两银子都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