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发财大事传开了(1 / 2)

部队干部因工作需要,调来调去很正常。
徐子矜摇摇头:“不知道,原来的副参谋长调走了吗?”
陈秀梅点头:“嗯,听我家建强说去武装部了,回了本省。”
原来是这样。
“回本省好啊,离家近。”
陈秀梅点点头:“这倒是真,像我们,两年都没回去过了,我妈都埋怨了好几回。”
“前几天打电话给我,又在说今年过年能不能回去一趟呢。”
父母在,不远游。
当爹妈的,永远都牵挂自己的孩子。
当然,徐子矜想,除非都像她妈……她只会牵挂她的钱……
“嫂子,王大哥有探父母假的,用过吗?”
陈秀梅点头:“用过,探父母假四年才一个月,不顶用。”
“那年我婆婆生病,回去后我就在娘家住了一个晚上。”
那倒是。
“女人远嫁真的不容易,你们想过将来转业回老家吗?”
陈秀梅闻言摇摇头:“没想过,我们那地方穷,回去工作很难安排。”
“我家建强在他们老王家,那也算是个有出息的人。”
“既然出来了,再回去就没意思了。”
那倒是,Q省比川省要好,多年以后更会远远超过它。
两人说说笑笑往菜地走,突然被几个家属拦住了:“小徐啊,听说你发财了?”
听到这话,徐子矜眉头一拧,看着眼前的家属问道:“常大嫂,你听谁说我发财了啊?”
常大嫂叫常秋棉,是常云飞的媳妇。
因为她是常家爷爷奶奶收养的孤女,给孙子收养的童养媳,所以跟着姓常。
常云飞父母早亡,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他参军前,就与常秋棉成了亲的,虽然没领证,但是摆了酒席。
后来常秋棉又替他送走了两位老人。
虽然常秋棉大字不识一个,但常云飞还真的没嫌弃过她,两人生了三个孩子:两子一女。
徐子矜不是个好交朋友的人,而且两家人不住在一栋房子,所以平常并不来往。
见她不承认,常秋棉不高兴了。
“小徐啊,我们俩的男人可是最好的兄弟啊,听谁说的并不重要吧?”
“发大财也不带上我?是不是寒洲兄弟不把我男人当兄弟啊!”
——我发大财,干嘛要带上你?
——我们很熟吗?
徐子矜脸皮抽抽:“常大嫂,我真没发大财,你别听人胡传。”
这下常秋棉不高兴了:“小徐,你这要就不够意思了!你光一趟就给小叶赚了一千多块钱,还叫没发财?”
“大家都是兄弟,为啥你帮她、不帮我?”
她怎么知道这事?
徐子矜张了张嘴:“常大嫂,你肯定听错了,我要这么能赚钱,还自己去种菜?”
“你要不信,叫叶琳过来问问好了。”
真听错了?
常秋棉觉得不太可能。
“这种事,问也没意思的,听闻你去了广省赚的钱,是真的吗?”
“赚了的,我们也不去说了,下回你能不能带我们几个去一趟?”
常秋棉手一指,几位军嫂的眼珠子看着她,充满了希望……
徐子矜很无语,现在的广省真的没这么好去。
至少在83年严打之前,没这么好去。
她要不是有空间、有朋友接接送送、又有两世为人的经验,她一个人也不敢去。
要让她带一群大字不识的军嫂闯广省,除非是她脑子有问题!
“常大嫂,我今年应该不会去。若以后去,要是常大哥同意,那我就带上你。”
常秋棉是真想赚钱。
三个院子,一个人的工资,真是不顶用。
她盯着徐子矜,仿佛想看出她是不是在说谎:“小徐,你没有哄我吧?”
徐子矜有点无语:“我保证不哄你,各位嫂子,外面很乱,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只提醒。”
她担心这些人想钱想疯了,真的自己跑去。
没有出过门,在外也没有门路,跑去了也进不到货。
现在广省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物资并没有这么丰富,不是谁去都能拿到得货的。
再过几年治安好了、物资丰富了,再去也不迟。
然而令徐子矜想不到的是,她的好心成了驴肝肺……
“这话你也信?就她能耐?她能赚到钱,我们就赚不到钱?”
“外面要是乱,她敢一个人去?她就是怕我们去了赚到钱了,得意不起来了。”
有道理。
常秋棉看着李珊珊,点点头:“对对对,她就是怕我们赚钱,抢了她的财路!”
“珊珊,你说怎么办?要不,我们自己去?”
常秋棉与李珊珊家住两隔壁,而且朱川就是从常云飞营里的连长提的副营。
李珊珊刚来,她知道要找几个老军嫂交朋友,她才能把这家属院的事情搞明白。
而常秋棉这个心眼不多、人也不坏,又大字不识,于是就成为了她结交的第一个。
常秋棉一提议,她却不为心动。
为什么?
她刚刚随军,火车上有多乱,她比谁都清楚。
还有,那火车票,也不是那么好买的,她来的时候可是排了两天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