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只有造富商机,才能减轻铁饭(1 / 2)

宦海红颜 南宫城 1058 字 12天前

等着政府发财政补贴,那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孙盟、田镇长、顾镇长等镇长们,心里都很清楚,市里也没有钱,省里也没有钱,要靠着一线城市的转移支付来接济。
可一线城市的转移支付,到了省里,再到市里,再到县里,最后才能轮到他们胡台镇。
这中间,随随便便一等,至少就是半年的时间。
在这个期间里,或许还会有截流,等发到胡台镇政府工作人员手中,并不足以全额支付所有被拖欠的工资。
人们的目光,永远聚焦于那些大城市之上。
人们从不愿意俯首看苍生,看看胡台镇这样的小乡镇,如何解决工资发放的问题。
自从程勇在胡台镇推行了新政,把胡台镇的经济盘活了之后,胡台镇政府工作人员的收入,就有了保证。
胡台镇从不依靠房地产收入,主要经济来源,便是税收收入。
而程勇在胡台镇的新政的发力点,又恰恰是推动消费,进而提高了税收。
孙镇长、田镇长、顾镇长等若干镇长们,是真心的站在程勇的这边。
那些上级的话,他们也会听。
可听了上级的话,可上级也并不能够给他们解决薪资发放问题。
还是得靠程勇。
陈书记和杨县长,整天想的都是,怎么把下级镇政府的资源抽调上去,先满足县里工作人员的收入,有了多的钱,才能满足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的收入。
空话、大话、套话,说一千遍一万遍,都没有切切实实的钱,来的重要。
以往和程勇有一些矛盾的副镇长,也都因为在新政下,工资被补全了,对于程勇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
孙盟咋了咋嘴,略有愤怒道:“我以前找杨县长谈镇政府的工作人员的拖欠收入时,杨县长总是说,我们要做增量,要把资源都集中到县里,去搞招商引资,企业来了,居民收入就会提高,到时候,大家都能吃饱喝饱。”
田镇长结果话茬道:“可实际情况却是,即便招商引资过来了,大头都被县政府拿走了,咱们镇政府只能拿一些汤汤水水,明明足够发放所有被拖欠的政府工作人员薪资,杨县长偏要用这些钱去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
顾镇长点了点头道:“杨县长就只知道做大蛋糕,却不知道如何去分蛋糕。”
“杨县长还打算引入小米汽车,难道杨县长不知道,小米汽车是无人工厂吗?”
“无人工厂可以带动当地人的就业吗?当地人没有就业,就没有钱去消费,杨县长还鼓励我们去买小米汽车,只知道让我们花钱,却不知道让我们挣钱。”
反正,此刻的镇政府里,只有他们几位县长,也没有旁人。
大家也都是一伙儿的,也就畅所欲言了。
听闻此言,程勇也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程勇也重新的审视起无人化工厂。
无人工厂确实是好,可无人工厂代表的是消费,不代表收入。
每生产出一台车,只有几百块钱是居民收入,要几千个居民,才能全款买得起一辆车,亦或者是一个居民,耗空了积蓄,还要增加杠杆。
“咱们胡台镇以后引入工厂时,要偏向于那种劳动收入占比高的产品。”程勇自语道。
这虽然与现代化,似乎是有一些背道而驰,可这又是不得不选择的发展道路。
程勇设想了一种极端的情况,所有的制造业都搞无人化工厂了,人们哪里有钱去购买产品呢?
这不就跟互联网上的头部主播是一样的吗?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了。
在程勇的梦想里,真正的现代化,应该是增加就业,增加新的产品,而不是搞新能源车和传统能源车的存量竞争,减少就业,这样只会加剧贫富分化。
“你们都愿意站在我的这边,支持我的新政?”
程勇向周边的镇长们询问道。
"我愿意支持你。"
“如果陈书记发话,我还是站在陈书记那边,目前,我是支持你的。”
“谁给我发工资,我就支持谁,陈书记和杨县长都没有解决咱们胡台镇的拖欠工资问题,而你解决了,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目前,胡台镇所有的镇长们,都选择站在了程勇的这边,坚定不移的支持着程勇的新政。
在简短的会议结束后,程勇望了一眼天边的月色,便离开了镇政府。
王垚丽开车接程勇下班。
……
车上。
程勇刚落座,便接到了黄百川书记和陈宜山书记,分别发给自己的微信消息。
黄百川书记说,上面的人,正在关注着胡台镇的发展,让程勇不必有太多的顾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至于官司证券化,要等一等,不能一口吃一个大胖子。
陈宜山书记说,上面下令,官司证券化被暂停了,至于程勇的其他新政,则可以稳步地推进,杨部插手了,不过,也有另外一个副部干预,新政能否推行下去,还得看你。
程勇仔细的阅读了一下陈书记和黄书记发给自己的消息。
这也在程勇的意料之中。
任何一个新政,总是会牵涉到利益集团。
无非就是老的利益集团,还是新的利益集团而已。
至于官司证券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