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仙土变革(1 / 1)

当修士陨落或背井离乡之后,他们的修炼田地便会自然而然地陷入空寂,此情此景之下,滋生出一类新兴势力,那便是修地宗族。

各处的修炼世家,纷纷将周边的所有灵田纳入自家名下,然而自家修士即便日夜勤修也无法尽数耕种。于是,他们便会雇佣那些生活困顿、无法开辟灵田的凡人农夫,助其耕种灵植。

每逢收获季,修地宗族会给这些农夫分发些许灵米作为他们辛勤劳作的酬劳,但相较于那广阔无边的灵田产出而言,这些灵米仅如沧海一粟。

在此等制度之下,大部分的灵米收益被修地宗族占据。如今的汉朝天庭征收仙晶税,依据人口数目而非灵田持有量,即一家有多少修道者与凡人,便需缴纳相应人数的仙晶税。

寻常百姓之家,即便人口多达数十,亦难以抵挡修地宗族手中庞大的灵田资源以及丰厚的修炼物资收入。因此,此种征税方式令长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夫苦不堪言,而理应承担更多税赋的修地宗族们却能安然无虞。

更糟糕的是,天庭对此束手无策,因为现行法规明文规定如此,无人能动摇半分。自古以来,历任天庭皆遵循此类征税规则,并非不愿改革,只是若真要改动,则必将触动大量中层修炼家族的利益,从而动摇天庭根基。

正因如此,过往的天庭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唯有无奈妥协。然而今日,高远不愿再循规蹈矩,他决定向这些修地宗族宣战。

“殿下,此举您是否已有深思熟虑?一旦新政施行顺利倒也罢了,倘若举措不当,恐将得罪一批难以招惹的强大势力。”

此刻,法政面带忧虑地劝说道。对于这位执法严明、行事果断高效的法政,高远自然是知根知底。其性格火爆,但在面对这等土地兼并的难题之时尚显忧虑,可见此事棘手程度之甚。

毕竟,这些修地宗族掌控着海量修炼资源,一旦朝廷对他们施以制裁,他们完全有实力与朝廷抗衡。轻则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将灵米囤积在库,拒绝市售,如此一来虽赚取不了多少仙晶,但却足以引发国家范围内的严重灵食危机。

若矛盾持续升级,修地宗族甚至可能揭竿而起,如同汉朝末年黄巾妖乱般,借助手中的灵米资源,迅速集结起一支庞大的战斗力量。毕竟,即便有许多本分的修士和凡人无意参与叛乱,但在饥饿面前,他们或许会在挣扎中选择投身叛军,只为能填饱肚子... ...

在遥远的天玄大陆,大炎帝国的年轻帝王高远,正凝神倾听着他身边的贤臣们的建言。待众人都表达完毕关切之意后,他毅然开口宣布:

“尔等先前之谏言皆深具洞见,且出自对我大炎帝国的至诚关怀。然而即便如此,朕依然决定推行这场变革。”

“因为一个帝国的强大,并非仅在于宝库丰盈,更在于吾民能否安居乐业,过上富裕安宁的生活。若朕不能确保这点,那便无颜继续坐镇这煌煌帝位。”

“加之如今各地豪绅地主肆意兼并田土,虽当前乃是开国立制之初,诸多隐患尚未完全暴露。但假使将来遭遇战火洗礼,抑或历经百年沧桑变迁,那时他们的恶果必将呈几何倍数般加剧。”

“为此,为了保障我大炎帝国长治久安,此事朕唯有以雷霆手段坚决予以整治。” 见高远展现出这般坚定的决心,法政、郭子敬等群臣亦不再退却,纷纷献上了自己的见解。

有人主张以铁腕手段,直接剥夺那些地主手中超出合理份额的田土,毕竟从大道法则来看,这片大地本就属于帝国所有。

另一些人则提议采取渐进策略,由朝廷出资,地方牵头,购买这些田土后再无偿或有偿转交给那些无地可耕的农夫。

然而高远听罢诸位臣子的意见,仍觉不甚满意,于是他目光转向了陆翔这位出身豪强世家的大能者,开口问道:“陆翔,你的家族曾是地主豪族之一,或许你能对此事提供独特的视角。”

陆翔闻声,毫不犹豫地回应众人:“此事其实并不复杂,只需废止按人口征税之旧制,改为按土地面积课税即可。如此一来,不论地主之家人口多少,其关键便在于他们拥有多少田土。”

然而法政随即提出疑虑:“此策固然精妙,但那些大地主握有的田土何其广阔,就算多缴些许税赋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关痛痒之事,毕竟他们手握之田土数量摆在眼前。”

陆翔对于此质疑泰然自若,淡然回道:“此事无妨,我们可以实施递增税率政策。” 高远闻之,心中暗感亲切,因这些理念正是他在修炼典籍中研读过的智慧,今日竟从陆翔口中再次听到。

“所谓递增税率政策,即是将税收划分若干等级。例如以十亩为一档,凡农户所拥土地不超过十亩者,征收其十分之一作为粮税,即百分之十。而后在此基础上,每多得十亩之地,则加征百分之五之税赋。如此一来,他们拥有的土地愈多,所需承担的税负也将愈加沉重。”